第10部分(1 / 4)

我覺得,我和少奇同志結婚,說沒儀式也沒儀式,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舉行什麼儀式,少奇跟平常一樣整天都在工作;說有儀式也有儀式,那天機關正好有舞會,很熱鬧,而且毛主席、恩來同志親自登門祝賀。

我學習當少奇的秘書

黃崢:我聽到許多老同志說,您和少奇同志結婚以後,對他的幫助很大。因為這以前很長時間少奇同志的身體一直不好,胃病經常復發,生活沒人照顧,對工作很有影響。後來有您照顧,就好多了。王光美:少奇的胃病,是他當年在北京和莫斯科勤工儉學時生活艱苦,經常飢一頓飽一頓留下的病根。他擔任中央工作委員會書記到西柏坡後,胃病經常犯,平時老用一個熱水袋捂著肚子,有時疼得滿頭大汗,無法工作。由於吃不下飯,消化吸收不好,身體十分消瘦。毛主席知道後還專門從陝北給他打來電報,要他“安心休息一個月,病癒再工作”。我和少奇結婚時,他體重只有48公斤。我和少奇剛結婚時,我的工作關係還在外事組,同時兼著為少奇管管報紙、資料什麼的,做一些服務性的事。一直到進北平以後,我們搬進了中南海,我的工作關係才正式轉到中央辦公廳,擔任少奇同志的秘書。那時辦公廳正式成立了政治秘書室,成員有毛主席的秘書田家英同志,朱老總的秘書潘開文同志,還有我,負責人是師哲同志。在西柏坡,少奇同志的辦公室很簡單,就是一張辦公桌,一個很舊的沙發椅,還有一個放檔案資料的木箱。他整天埋頭寫東西,桌子和木箱上堆得亂七八糟。有一天趁他出去開會,我就幫他拾掇,把放得凌亂不堪的報紙改放在木箱上,把檔案、材料收拾整齊。沒想到少奇回來把我批評了一頓,說你這樣一動,反而搞亂了,我要的東西不見了。他擺放東西雖然亂,可他自己有數,別人一動,就找不著了。後來我吸取了教訓,不擅自動他的桌子。少奇的那個木箱,已經跟了他很多年了,看起來不起眼,可他視作寶貝。戰爭年代行軍打仗,什麼東西都可以丟,唯有這個木箱一直帶在身邊。裡面放的什麼呢?主要是他歷年來寫的文章、手稿,包括《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書的歷次提綱和原始手稿,還有一些重要的書籍、版本。我覺得這些東西很珍貴,就把它認真整理了一下,趁夏天太陽好,仔細晾曬了一遍。以後,保管這批手稿資料就是我的事了。前幾年編輯出版少奇的選集、專題文集,有些就是從這批手稿中挑選出來的。我覺得他太忙太累,下決心照顧好他,不要讓家裡的事和生活瑣事影響、干擾他的工作。少奇的作息時間很不規律,沒有一天是晚上12點以前休息的。如果是去中央、毛主席那裡開會,常常是半夜兩三點才回家,有時甚至通宵。散會回來也不能馬上休息,一方面精神興奮睡不著,另一方面還有檔案要批。毛主席、少奇、恩來同志都是一個習慣,往往要到凌晨才上床休息,第二天上午10點甚至12點才起床。從毛主席開始就是這個工作習慣。形成這個習慣是有原因的。主要是戰爭年代形勢千變萬化,工作緊張,急迫事務太多。各戰場發給中央的電報往往要後半夜才到,等電報來了再研究決策,會就開得晚了。朱老總年紀大,毛主席要他早退先回去休息。其他領導同志就晚得多了。少奇原來吃飯沒個規律,冷熱飢飽瞎湊乎,有時餓了就猛吃,吃多了又胃酸。他年輕時得的胃病就這樣老好不了,常犯。結婚以後,這些事我就管起來,讓他在飲食方面儘量規律,保持均衡。他每天工作到很晚,而這時炊事員都休息了,我就把白天吃剩下的飯菜,放在一起煮熱了給他當夜餐,熱乎乎的他還挺愛吃。慢慢地他的胃病好多了。少奇經常半夜開會,我一般都等他回來。有時連續工作時間長了,我就陪他散散步。他休息的方式主要就是散步。西柏坡我們住的地方前面有個打穀場,每天晚上我們就在那裡散步。可是我們出去總有哨兵跟著。我是學生出身,一開始散步還想挎著他的胳膊。他不讓,說:“別這樣。那些哨兵都還沒有結婚呢!他們看不慣這個。”所以,散步時我倆也就是慢慢走路,說說話。我認識少奇以來,他一直是光頭。結婚以後,我勸他把頭髮留起來,逐漸形成了背頭的髮式。那時濤濤4歲多,丁丁2歲多。雖然有阿姨帶,但我仍儘量關心、愛護他們。我們的家庭關係非常融洽。濤濤需要母愛,一開始就叫我媽媽。我外出回來晚了,她就坐在門口一直等我。總之,生活上主要是我照顧少奇。有時他也想照顧我。有一天,他看見我懷孕身體有反應,吃不下飯,忽然說:“今天我給你做個湖南菜。”我說:“你還會做菜?”他說:“年輕時什麼都幹過。”那天他給我做了個蒸雞蛋,裡面擱了醋。我說:“你這是什麼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