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冊子翻過一半,周淑儀忍不住掩倦興奮道:“你這個法子果然不錯!指點經驗的小冊子,可沒有這有趣的詞話本子吸引人!”
傳授經驗的小冊子未必有人樂意看,但是這麼有趣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話本子大家無聊時都會翻來看看。時間久了,總會受到影響,收到成效的!
周淑儀還以為彭瑾這麼久沒有提這事,是畏懼前路艱難放棄了呢,卻原來是暗中想到了好法子,一個人默默實行呢!
“只是,我們離開在即,這刊印發行之事,就只能託付給大嫂了。”彭瑾拜託道,“父親和大哥太忙,我也不好意思開這個口。”
主要是,這種後宅婦人消遣的詞話本子,在彭永新和彭瑜眼裡就是不足為道的“小道”而已,根本不值得為此耗費心力。
可是周淑儀就不一樣了,她是這件事的提議者,又深覺此事意義重大,自然會努力幫忙的。
“這事交給我,你就放心吧!”周淑儀拍著胸脯保證道。
“大嫂往後再翻翻。”彭瑾笑道,“最後一頁有驚喜哦!”
“鬼靈精!”周淑儀笑道,“還和我賣關子!”
周淑儀一邊說,一邊翻到最後一頁,等看到著作者的名字那一欄,除了“異鄉客”,還空著一欄時,頓時疑惑道:“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還要再加上誰的名字?”
話剛說完,周淑儀就驀地想到一種可能,頓時激動起來,難以置信地問道:“這該不會留給我填的吧?!”
彭瑾點點頭,調皮地眨了眨眼睛,道:“此書發行有風險,我想來想去,只能請大嫂和我一起承擔了!看在我無人可依靠的份兒上,大嫂可不能拒絕!”
一副霸道嬌蠻的模樣。
周淑儀將書合上,抱在胸前,激動道:“這件事若是做的好了,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功德!你就這樣割讓一半給我,這不是讓我承擔風險,是助我名利雙收呢!”
“這主意是大嫂出的,具體刊印發行的事宜也都是大嫂負責的,我不過是動動筆桿子,就佔了一半功勞,該是大嫂助我才對!”彭瑾鄭重回道。
周淑儀見彭瑾如此說,便知自己拒絕也沒有用,就爽快地應下了。
“異鄉客,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周淑儀一面問,一面自己揣度道,“難不成是因為你即將遠赴他鄉為異客了?”
彭瑾順勢點點頭,可是心裡明白,這個異鄉可不是紅河縣,而是大齊朝這個陌生的時空。
“大嫂快也取個名號!”彭瑾笑著催促道。
後宅婦人的名姓輕易不為外人道也,取個別號是理所應當。
周淑儀沉思默想了一會兒,抬頭笑道:“那就,玉蘅仙吧!”
玉字取自彭瑜之瑜,蘅為芳草,仙有自在!
彭瑾點頭笑讚道:“大嫂的別號可取得比我的詩意多了!”
姑嫂兩人又敲定了具體細節,彭瑾又承諾後續早教內容到時候寫好了再寄過來,暮色便已降臨。
直到周夫人著人來請彭瑾吃飯,姑嫂兩人這才停下來。
“那就拜託大嫂了。”彭瑾再次請託感謝道。
周淑儀自是爽快應下:“等出了月子,我就著手去辦這件事。”
接下來的日子,因為遠行在即,彭瑾和劉識顯得特別地忙碌。
十月二十六,天朗氣清,暖陽高照,正是出行的好日子。
既祖,鳴炮開路,在眾人的相送之下,劉識一路二十來人,三輛馬車,五六匹高頭大馬,一路逶迤出了城門。
“各位,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就在此辭別吧!”劉識拱手對來相送的眾人辭別道。
彭家諸人、劉宅眾人、許安和張明華的家人,甚至是誠意伯府諸人,聞言都露出依依不捨的神情來。
蘭兒和許安兩人,更是攜手上前給劉識和彭瑾磕頭謝恩:“多謝三爺和奶奶栽培成全!”
若不是彭瑾,也沒有他們兩人的今天。
可惜他們請先生算過的成婚吉日在臘月裡,三爺和奶奶不能喝一杯他們的喜酒了。
他們也只能在此叩首相送,提前謝恩。
“快快起來。”彭瑾忙上前扶起他們。
“可惜不趕巧,不然,我們就能討杯喜酒吃,沾沾喜氣了!”小梅在一旁快語打趣道。
大家便都笑著跟許安和蘭兒討喜酒、喜糖。
許安早有準備,忙將腰間的小褡褳解開,給眾人散喜糖、瓜子、花生、紅棗、桂圓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