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到連校長都惦記著有這麼個苗子的程度,恐怕他就會被欺負得待不下去了。
早就習慣了這種沉默的宴傾寒,拉開椅子,掏出課本默讀起來。
上午的第一節課,就是班主任的語文課。
班主任姓張,不到三十歲,是一個相貌端正的青年。他講課的時候經常開開玩笑,看上去隨和又大方,特別受同學們喜歡。
快下課的時候,張老師合上課本,道:“我跟大家說一下上次‘向環衛工人獻愛心’的事啊。”
“這個事情非常有新意!反響非常好!我們捐傘捐雨衣的照片,還有記者的專訪,過兩天就可以在全市的報紙上印出來了!我們班又一次給學校爭光了!”
“這都是同學們積極響應的效果啊!大家都太棒了!”
下面的孩子們開始齊聲歡呼起來。
“只不過,”張老師推推眼鏡,餘光掃過宴傾寒,話鋒一轉道:“有極個別同學,在這次活動裡面推三阻四的,一點都不配合集體行動,沒有集體意識沒有奉獻精神,拖了全班的後腿。”
“我希望,這極個別同學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不要這麼自私。”
雖然張老師沒有點名道姓,但同學們都偷偷瞥著宴傾寒,竊竊私語起來。
張老師非但沒有阻止,反而帶著笑意,繼續“坦坦蕩蕩”地教育著孩子們:
“同學們,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關心其他人,不能什麼事都只想著自己,明白了嗎?”
這幫十六七歲的孩子,在下面齊聲答道:“明白了!”
宴傾寒沒有低頭,只是木然地看著黑板,沒有血色的臉上,一絲多餘的表情都沒有。
*
中午。
下課鈴剛響,孩子們成群結隊地往食堂跑,很快食堂的視窗前就排起了長龍。
這個食堂的視窗分為按份賣的大鍋菜,和現炒的小鍋菜。宴傾寒的同學們,大多都在排隊等著小鍋菜。
獨自走進食堂的宴傾寒,拿著餐盤排在了等大鍋菜的隊伍末尾。
最便宜的小鍋菜一份也要八塊錢,不是現在的他能承受得了的。
等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