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人事變動都是最敏感的,不管在什麼組織裡,只要存在人事制度,就一定會因變動而產生影響。槍團建設集團也不例外,關鍵在於,李麥憑藉個人的威望,是可以把一切控制在正常的範疇之內。
次日,槍團建設集團總部大樓的董事局會議室裡,所有手裡有集團公司股份的高管都到了,召開辯證會。改組公司的時候,李麥拿出了手裡大約百分之二十多的股份,全部分給高層,都是公司的老人和有突出貢獻的高管。也因此所謂的董事局才算是有真正的含義。
幾乎大家能點出名字來的高層手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股份,其中詹天琪手裡的最多,足足有百分之十的股份。要知道,這百分之十如果按照現在集團的資產來算的話,相當於百億軟民幣。
什麼樣的人值什麼樣的價。
一年前詹天琪拒絕李麥開出的億元年薪,選擇對賭的方式,她成功了。成功地在一年的時間裡實現槍團汽車租賃公司的資產增長了十倍。於是,李麥兌現承諾,給了她百分之十的股份。不是槍團汽車租賃公司的百分之十,而是整個集團公司的百分之十。
槍團建設集團有三位手持股份百分之十以上的董事,一位是詹天琪,另一位是魏鎮華,他手持百分之十五的股份,李麥手裡的是百分之六十,剩下的百分之十五分散在好幾位高層的身上。而下面各個公司也有員工股份分紅,整個集團公司這方面做得很複雜,但也非常的良好。
長長的會議桌分列坐著董事們,主席的位置和右側第一位的位置空著,詹天琪挺著個大肚子坐在左手第一個位置,剛剛從下面提拔上來的一名叫做白潔的秘書坐在她身側,隨時準備應付突發情況,畢竟詹天琪懷胎八個月了將近。
董事們分別是餘一刀、李閒、田軍、裴小帥、方彪、包小華、唐錚、徐瑞辰、洪興、錢滿貴、張大盤等人。加上詹天琪、魏鎮華和李麥,一共是十三人。
這裡面有幾個人的情況比較特殊,有些人也基本不怎麼出現過,平常都是李麥一言堂,董事會也不怎麼召開過。因此,在李麥沒到之前,詹天琪組織著讓大家相互認識一下。
前面幾個人就不用多說了,都是跟著李麥從商貿城時期過來的老人,出現比較少的包小華因為更多時候在一線領導工作,所以大家不怎麼見過。年紀輕輕的手握集團股份,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甚至,這麼看來,包小華比平常更加活躍的夏克天地位更加的重要。手裡有股份就是老闆,不管多還是少。
董事們裡面,無疑有三個人是最陌生的,分別是洪興、錢滿貴和張大盤。
先說洪興。
洪興和李麥的結識也是偶然性的,他當時表現出來的秉性和人品讓李麥很讚賞,並且也給創業期的李麥很多幫助。因此,李麥發展壯大之後,收購了洪興的機械加工廠,進行擴大改造,成了槍團建設集團旗下的機械製造廠。洪興擔任廠長的同時,也獲得了集團的一些股份,成了董事。他一直在雙川那邊主持機械廠的工作,很少到這邊來,因此陌生。
錢滿貴能坐在這裡的原因比較簡單。李麥一個人的名義投資了他的有為公司之後,為了更好的發展,槍團建設集團和有為公司進行了部分股權置換。實際上錢滿貴手裡只有百分之三的槍團建設集團股份,但卻要拿出有為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進行對換。要知道,槍團建設集團比有為電子公司要龐大多了。但他是知道手裡這百分之三的股份價值的。
至於張大盤,他原是大唐實業鋼鐵城專案公司的經理,是得到了大唐實業總部器重的人才。他出現在這裡並且手握百分之二的股份,是因為大唐實業已經宣佈把鋼鐵城專案整個以一元錢的象徵性價格賣給槍團建設集團,連帶著專案公司。顯然,這是戚君庭送給李麥的。自然的,進行了合併重組之後,槍團建設集團鋼鐵城專案公司和大唐實業鋼鐵城專案公司合二為一,成立了槍團建設集團鋼鐵城工程管理公司。計劃投資兩千億軟民幣的鋼鐵城是槍團建設集團展開克拉運河專案之前的唯一大專案,建設週期長達五年,五年之後形成最大產量。所以張大盤這個總經理的分量也是非常重的。
需要指出的是,張大盤也是反對修建克拉運河的人員之中分量較重的一位。
大家相互交流了約莫十分鐘,話題自然也就慢慢地延伸到了辯證會這邊。才開始說了沒幾句,就看見章冬月推門了那扇厚重的門,李麥大步走進來,一個陌生的戴著眼鏡的約莫三十七八歲的男子跟在身後。
大家都安靜下來,紛紛站起來。
李麥壓了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