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知道李麥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嚴肅的表情和微笑的表情轉換得這麼快,到底幾個意思?
詹天琪眯著眼睛看李麥,完全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掃視了一眼,李麥這才緩緩說道,“基本上,雙方的觀點都很清楚了。我來總結一下。支援方認為,修建克拉運河有利於提高公司形象,同時能夠帶來巨大利益。反對方認為,當前公司負荷較重,不適合上馬克拉運河工程,並且克拉運河對盈利前景持悲觀態度。”
大家敏銳地注意到,李麥把王家慶講話中講得最多的內容,也就是關於對改善國家海運的方面省略掉了。看樣子,李麥並不打算從國家層面從民族大義這個制高點說服反對派鐵三角。
於是,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點——李麥難道有辦法解決盈利問題?
事實上,能夠坐在這裡開會的,都不是空拿錢。即便當初是最沒有商業頭腦的老人,經過這段時間暴風驟雨一般的熟悉和學習,也都成了商業大家。他們每一個人心裡都非常的清楚,按照目前的情況看,克拉運河想要盈利,非常困難。
是有賬可算的,資料不會騙人。連李麥也不會否認這一點。
如果他緊緊扣住國家層面民主大義這個制高點進行說服,詹天琪意見再大也得認下來,說到底,都是中國人,都是紅旗下長大的一代人。但李麥看樣子不打算扣大帽子欺負人。
大家都看著李麥,等他繼續往下說。
李麥頓了頓說道,“我是支援上馬克拉運河工程的。針對詹總和張總提出的兩點反對理由,我逐個解答。”
“首先,張總認為,咱們集團現在無論是人力物力,都是不適合上馬這麼大的專案。在這裡我介紹一些情況。過去三個月裡,人事部門整合了工程隊伍,我們招聘了更多的人,同時從百年建築集團手裡接收了第一工程隊公司,陽光農業集團賣給我們的水利水電公司也已經完成了整合。加上大量聘用的技術工人,實際上在施工隊伍方面,不存在問題。我的目標是組建一支十萬人的工程隊伍。我看了鋼鐵城的規劃和施工計劃。從第二期開始,鋼鐵城不需要現在這樣規模的施工隊伍。並且,一些子專案可以採取外包的方式分出去,儘量壓縮本集團的施工隊伍規模。這裡面可以至少抽出一萬人來參與克拉運河工程。”
“第二個問題的解決辦法。關於張總提到的資金問題。的確,現在咱們維持鋼鐵城專案是到了一個比較吃力的點。我想說明的一點是,克拉運河工程需要投入的資金,我個人已經準備了百分之七十。投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是有充分的時間來準備的。在我個人準備的資金用光之前,我不會動用集團一分錢。這個時間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至少在三年之內不會動用。三年後,鋼鐵城也完成得七七八八了,前期工程也開始產生盈利了。我想,屆時開始由集團向克拉運河工程輸血,是沒有問題的。”
李麥一通話說完,張大盤的表情變化最大,他不禁在心裡說道,主席先生,您既然早已經心裡有數,為何不早向大家宣佈呢,非要自己出頭來當個出頭鳥挨一下子。但他多少也知道,李麥這麼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或者是借這次辯證會高度統一董事局的態度。
喝點茶潤了潤嗓子,李麥看了眼詹天琪,然後繼續說道,“關於詹總提到的盈利問題。詹總很專業,分析得很透徹。沒錯,克拉運河盈利前景渺茫。”
“但是!”李麥豎起一根手指頭,“這麼說是有前提的。”
說著,王家慶親自操作著幻燈機播放幻燈片。
“這個前提就是,我們現在測算出來的盈利前景,是建立在大螢幕上顯示的這一個運河方案之上的。你們可以看看,這個方案基本上是照搬日本和泰國的有關機構設計出來的最好的一個方案。運河全長102公里,400米寬,水深17米,雙向航道。咱們的預測是建立在這樣一條運河上面的。”
“之所以估算出來的收益不樂觀,是因為使用這個方案建設出來的運河,沒有辦法通航所有標準的船舶。比如十五萬噸以上的油輪就無法航行。當時日本人做出這個方案的時候有一個考慮,那就是新加坡。新加坡的石油、石油化工以及相關產業佔新加坡製造業的30%以上,如果滿載油輪依然走馬六甲海峽,那麼對新加坡的經濟影響不大。當時日本人,包括咱們中國人,出於這一點考慮,設計的時候將運河的深度限制在了17米,禁止滿載油輪航行。大家可以找到相關資料,每年透過馬六甲海峽的油輪有多少。”
說到這裡,李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