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凌晨一點許。
這裡是全國的文化中心,絕大多數的影視公司、藝人公司、文化公司都把總部設立在此。而這裡也聚集了全國第一多的明星大腕兒。
幾乎在短短的半個小時之內,所有居住於帝都的一線演員、歌手、主播……能經常出現在熒幕上的人,或者他(她)的經紀人,都接到了或來自公司,或來自好友,或來自圈內大佬,等等等等的電話。
和香港那邊的情況一個樣,電話內容都是讓他們馬上到機場集合,即刻飛南港。
凡是接到電話的人,都沒有拒絕的理由和能力。
因為打來電話的人無一不是隨時可以讓他們身價暴跌的人物。可以這麼說,那些人一句話就能讓他們這些人前光鮮的大明星變成無人問津的狗不理包子。
董曉順是知名音樂人,他創作的作品很多都是膾炙人口的名曲,家喻戶曉。他在音樂這個行當裡,是大師級的人物,時年也不過四十多歲。
更多人更關注的一點是,董曉順是紅色子弟,從廣泛意義上來講,的確是。他的父母親都是軍工行業的專家,往上兩代人都是從事國家軍工技術研究。董曉順沒有繼承家業,而是選擇了玩音樂這條路。
很顯然的是,他的家庭背景給他的成功很大的幫助。
也因此,更多圈子裡的人更加看重的是他的家庭背景。
他也接到電話了,是家裡的一個叔伯打過來的。那叔伯是某國家機關裡某部門的主管,在親朋好友裡絕對算是位高權重的那種人。因此董曉順對那叔伯的話從來都是言聽計從的。
電話裡,董曉順多問了一句:“叔,南港出什麼大事了?”
“別問那麼多,你記著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到機場,包機把你們一塊兒送南港去。”叔伯說。
“我們?還有別人?”董曉順問道。
“幾乎在京的你們這些拍戲的唱曲兒的有點名氣的,都得去。”叔伯說。
董曉順吃了一驚,“不是上面要召開什麼會議吧在南港。”
“甭問了,趕緊的去。”叔伯掛了電話。
“叔,喂?喂?”董曉順還想問,沒聲兒了。
他不敢怠慢,趕緊的收拾東西,拉著行李箱就出門,讓司機一路朝機場飛馳。這一路,不斷有電話打過來,都是行內好友。
慢慢的,從各方彙集過來的訊息,董曉順隱約能分析出是什麼事情來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不是壞事情。
想了想,在車裡,董曉順找出個號碼來,打了過去,非常恭敬地說,“九爺,是我,小董啊,對對對。是這麼個事情,想跟您打聽一下……”
“你想問南港的事情吧?”
董曉順吃了一驚,“九爺,您怎麼知道?”
“我這剛躺下沒一刻鐘,十幾個電話過來,我想不知道都難。”九爺慢悠悠地說。
“九爺,看樣子,帝都這邊的人都往南港奔啊,什麼情況啊這是,我這七上八下的。”董曉順愁眉苦臉地說。
“我問過了。事兒,說大不算大,說小也沒人看輕慢看待。”九爺的口氣還是慢悠悠的。
董曉順苦笑著說,“九爺,您就透點風來吧,這麼大陣仗,還這麼緊急,我還真有點不踏實。”
“你沒做虧心事,你有什麼不踏實的。”九爺笑了笑,說。
“九爺,您就別擠兌我了。”董曉順苦笑著說。
頓了頓,九爺說,“一大家的孩子生日。”
董曉順半天沒反應過來,“什麼生日?”
九爺說,“就是一孩子生日,所以把你們都弄過去慶賀。香港、臺灣,還有在國外的你們這些所謂的大腕兒,我估計啊,都在飛機上。所有人都必須在天亮之前到達南港。呵呵,事就這麼個事兒,具體的我也不清楚了。”
“……什麼?”董曉順完全愣住了,“我還以為就咱這一些人過去,按照您這麼說,豈不是但凡有點名氣的,都接到電話了?”
“差不多這個意思。”九爺說。
“我的天,誰家孩子生日這麼大陣仗。”董曉順瞪著眼睛倒抽了一口涼氣,“這麼看來,那得有上千人啊。今晚豈不是各路英豪奔赴南港之夜了?”
“誰家的孩子我也不是很清楚。”九爺的語氣變得凝重起來,“不過訊息是從上面下來的,所以啊,什麼分量,你自己掂量著點。”
頓了頓,九爺也說,“具體怎麼弄聽說到了南港會有人安排。嗯,是龍孤獨在具體負責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