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3 / 4)

小說:殘唐仙俠 作者:吹嘻

不敢再追了。

如果吐蕃敢深入,估計將受到蕭關的唐軍和涼州回鶻人的合擊。所以從蕭關到靈州這四百多里的行程中,沙陀人再沒有受到攻擊。

當時唐朝名將範希朝任靈鹽節度使,聽說沙陀人前來款塞,就率軍出塞接應,沙陀人的長征終於結束了。行程三千里。

沙陀人東歸事件可以看出,吐蕃人確實冤枉了沙陀人,沙陀人要是投靠回鶻,走四百里就到涼州了。

回鶻人始終弄不明白沙陀人的意圖,既沒有攻擊沙陀,也沒有攻擊吐蕃,紮了一個坐山觀虎鬥的架勢。

還有一個問題,沙陀人東歸之前,為什麼沒有和唐朝取得聯絡,竟然在蕭關吃了閉門羹?

估計應該聯絡了,但是唐朝弄不清沙陀人是真心歸附,還是詐降。

蕭關離吐蕃人很近,如果沙陀人詐降,蕭關就不戰而下了。

為了驗證沙陀人是否誠心的,唐朝就讓沙陀人去了靈州,那裡離吐蕃比較遠,沙陀人一支孤軍,就算是詐降,也成不了什麼氣候。

沙陀人的東歸雖然損失了一大半部眾,但意義還是很大的,象這種小民族,如果沒有唐朝的庇護,很可能就象沙漠裡的河流,流著流著就消失了。

正是這一次非凡的壯舉,沙陀人才得以休養生息七十年,為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礎。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  

第四十八章 打怪升級

範希朝將沙陀人安置在鹽州,之所以稱鹽州,因為此地有鹽池。可想而知,此地比較荒蕪,雖然長不成莊家,但可以放牧。

長達三千里的突圍,沙陀人的家當損失殆盡。範希朝就給沙陀人買了很多牛羊,讓沙陀人從事生產,自給自足。

不費多少本錢,便讓一支勁旅捍衛邊陲,什麼叫雄才大略,此之謂也。

範希朝上報朝廷,朝廷召見了朱耶執宜,封朱耶執宜為金吾衛將軍,並設定陰山都督府,以朱耶執宜為沙陀兵馬使。

金吾衛將軍,從三品。這個勳位應該是繼承朱耶盡忠的,朱耶盡忠投靠吐蕃前為沙陀府都督,都督也是從三品。

沙陀人在鹽州也沒有呆多久,舉族還要再次遷移。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成德節度使王士真死後,他兒子王承宗被擁立為留後,並上書朝廷,要求冊封王承宗為成德節度使。

節度使在唐朝後期是一個了不起的官位,武人能做到節度使就相當於裂土封王了。所以這一職位很讓人眼紅,有些人為了這一職位不惜與朝廷對抗。

王承宗既然是上任節度使的兒子,肯定有一批朋黨故舊追隨,自然而然地便被擁立為留後,所謂“留後”,也就是“代理節度使”。按正規的程式,節度使需要朝廷任命,這才算名正言順。

當然,開口要官做,面子上也掛不住,在王承宗的授意下,下屬們聯名上書朝廷,要求任命王承宗為成德節度使。

這種先成事實再上書朝廷的做法,就是一種面帶微笑的要挾。但是自從安史之亂後,節度使尾大不掉,皇權不振也久矣。

當時的皇帝是憲宗皇帝,是唐朝後期較有作為的一個皇帝。憲宗皇帝想收回任命節度使的大權,決定先拿王承宗開刀。

淮西吳少陽,魏博田季安,淄青李師道,都是驕橫跋扈的雄藩,不奉王命已經數十年之久。王承宗相對來說,較容易對付一些,畢竟大喪不久,人心未附。

柿子先揀軟得捏,這是朝廷的算盤,為了防止王承宗抗拒王命,所以事先佈局。調任靈鹽節度使範希朝為河東節度使,就是這局中的一步。

成德節度使的轄區也就是現在的河北,河東節度使的轄區就是現在的山西北部,因在黃河東邊,所以就稱為河東。二者之間隔了一道太行山。調範希朝去河東,等於在成德軍鎮旁邊安插了一支伏兵。

範希朝要到河東赴任,朝廷恐怕範希朝走後,沙陀族無人節制,並且鹽州又靠近邊塞,與吐蕃很近,所以就詔命沙陀族跟範希朝一起赴河東。

沙陀人到了河東之後,範希朝就將沙陀部族安置在定襄神武川的黃花堆。此地在雁門以北,長城以南,東面有五臺山,恆山,西邊是黃河。雖然面積不很大,卻是一塊風水寶地。

沙陀族要發跡了。

範希朝選了一千二百名沙陀健兒組成沙陀軍,討伐王承宗去了。

討王之戰乏善可陳,首先是朝廷用人不當,用了一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