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一需養,二需歸。至於如何養氣收歸,吾不贅言。三需行。今日我們講行氣。”白開題一邊說,一邊從袖中取出一物。“諸師弟師妹請看,此為行氣穴位經絡圖。”
“欲馭氣如行雲流水,當需通脈絡,開穴位。”白開題說著,就見其吐之細細,納之綿綿,吐納之間,身上似有百氣穿行,分別順其十二經脈、任督二脈循行,上下接續,人天相合,其金色宮服為氣所致,亦是隱隱飄動。“以氣衝穴,經絡自開。”
白開題命眾弟子自行試練。一炷香後,他取了一珠,放在掌中把玩片刻,笑道:“各位師弟師妹,此珠產於東海,飽滿圓潤,大若龍眼。此珠一出,龍宮已貧。”
其下眾弟子皆笑。
“之前並日宮殿前百位弟子切磋馭氣之技,吾拔得頭籌,宮主親賜此珠。”白開題欣然一笑,“現將此珠借與各位賞鑑。”正說著,他已將珍珠遞給了御早敬。眾弟子紛紛摩拳擦掌,急不可耐。
“只是,”白開題見吊足眾人胃口,又道,“並非俗世尋常賞鑑之法。我們既是修仙之人,自要有些風雅趣味。”
御早敬聞言,心中疑惑:“請師兄賜教。”
“將此珠置於左手掌心,行氣自掌心勞宮推送此珠分至內關、曲澤、天泉、天溪、雲門、天鼎、天窗、風池、承靈、百會,之後至右側沿相應同穴位而下,最終迴歸右手掌心。”白開題又一笑,“莫忘了我剛才說過,此珠價值連城,若是行氣運珠過程有何閃失,損了此珠半分,恐傾家蕩產難以抵還,遑論丟失。”
御早敬心中一震,掌上已是暗暗用力,不敢怠慢。
“若眾師弟師妹皆知規則,那我們現即開始。廿一位往字房弟子,一柱香辰光,若時間未到諸位皆完成此行氣練習,今日我們便提早下學;否則,恐需多習兩個時辰,連午膳亦可省了。”
御早敬聞言,已將丹田之氣運於掌中,左手中指稍動,就見那珠子已過其腕緩緩往肩下移動。剛過曲澤穴,那珠子便有下墜之勢。御早敬心下慌張,忙抬右手將珠子接住。
“重新來過。”白開題輕道。
御早敬感體內之氣雖可輕而易舉運了軟草蒲團,然此珠置於己身之上,一邊馭氣,一邊感受那珠子滾動,還要時時提防珠子掉落,加之珠子珍貴,其推珠之氣太強便怕損了珠子,太弱又難於將珠子牢牢定於己身。一時間御早敬有些煩亂。
“師兄,可否先讓我試試?”一旁的湯夜夜看出御早敬力不從心,輕道。
御早敬點點頭,將珠子遞了過去。
湯夜夜將珠子同樣置於左掌掌心,初時倒是行得比御早敬穩些,惜其氣不足,那珠子到了鎖骨便退回了內關穴上,湯夜夜又試兩次,皆是如此。見她一手握緊那珠子,向著白開題道:“師兄,不知我們可否互相商討個策略?”
白開題一笑:“請便。”言畢,便踱步去一旁跟蘭奧攀談起來。
往字房眾弟子圍在一處,形成一圓。
御早敬道:“同樣之氣,馭於己身總歸不同施法於身外之物。力道實難掌控。”
“且運氣推珠行於己身所需之力實大過施力他人。”
無憂聞湯夜夜之言,靈光一閃,跟湯夜夜對視一番,兩人幾乎同時脫口:“互相行氣推珠!”
話音剛落,兩人已是笑了起來。
“兩位之意,莫不是以己氣之力推珠他身?”蔣丘伯倫輕聲問道。
“如此甚妙!”御早敬兩掌一擊,欣喜不已,“如此更易控制力道,且無需受五覺共同擺佈,只需專注行氣,泯了干擾。”
此時白開題緩緩返回眾弟子身前,道:“辰光無多,可有法子?”
湯夜夜朗聲應道:“行己之氣,運珠他身。此法可有犯規?”
白開題抿嘴一笑,“何人所想?”
“我跟無憂師妹共同謀得。”
白開題左手一抬,示意開始。
湯夜夜便將此珠置於御早敬左掌心,自己立於御早敬面前一臂之外,雙目緊盯珠子,單手食指中指併攏,劍訣一出,那珠子便沿著幾大穴位徐徐前進,即使行至御早敬頭側,也仍似黏於其上,未得下落。約莫不消一刻,那珠子已是繞御早敬上身要穴一圈,最終順利停於其右手掌心之內。
之後,御早敬亦是將珠子從湯夜夜左手完好運至右手。後面的弟子依照此法,挨個傳遞下去,只是因其資質不同,速度已是愈加緩慢。等此珠到了無憂手中,無憂凝神靜氣,摒除雜念,將之在蔣丘伯倫身上演行一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