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極品王侯 作者:指環王

山古墓中才能搞到的寶貝東西此時就在自己胸口躺著,劉悠要說不激動那才是見鬼。

劉錫辰上朝還沒又回來,兩位母親一般也不管自己,劉悠做賊一般小跑著進了書房,下人們面面相覷,不知小少爺一大早去了哪裡,回來時臉上怎麼會帶著一種偷了寶貝似的表情,若不是知道小少爺的xìng情,估計都會認為是昨夜去哪裡偷香竊玉天明方歸。

慎而重之的拿出油布包,慢慢開啟,一本薄薄的冊子出現在眼前。劉悠略有些失望,他本來以為老師給自己會是上中下冊中的上冊,也有可能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卷中的第一卷,冷老一生所述,應該是洋洋灑灑幾十萬字才對。結果沒想到冷老所記的經驗和他本人說話一般簡約。

不過劉悠知道,簡約,而不簡單!

冊子封面上也只有兩個工整而不大的楷體字——冷述。

劉悠慢慢翻開扉頁,便大吃一驚,一絲暖流自心中流出,深入四肢百骸,如三九天飲了一杯滾燙的黃酒,渾身上下三百六十個毛孔無一不歡。劉悠此生被感動的時候並不多,固然與他兩世的見識有關,人與人之間是真是假的關係他了解的太多,而這一刻卻有些感動說不出話來。本來對冷老還有些小小抱怨的劉悠才知道唐家父女所言不虛,冷老的心的確是暖的,甚至可以說是滾燙的!

“吾徒劉悠,為師從武,五十餘載,不喜廝殺,獨愛身法,古稀之年,略有小成,惟錄於此,爾慎習之。”

“習武一途,在乎聰慧、勤勉、執念,為師觀汝聰慧有之,另二者當自勵。聰慧者,可事半功倍,然事倍功半者亦有之,另闢蹊徑者可,偷覓捷徑者,蠢也!”

“基礎法門,盡在此冊,用心習之,三年可入門,五年可小成,小成之rì,雖六段強者,汝亦可保命矣。”

“武學大道,非人所授,自悟而已。yù得大道,非行萬里、戰千人不可,汝自持之。”

“為師此生收徒者二,一歿,一汝。汝今rì之言實非吾意,然吾深思之,xìng命之不存,何事可期乎?”

“唯快不破,吾甚喜之!”

短短二百餘字,蘊含了冷老對劉悠的jǐng示和期冀,字句之間雖不見關心的詞語,劉悠又哪能真的體味不到?此冊明顯是專門為劉悠所著,換言之就是在昨rì一夜之間寫成,想想冷老秉燭而著徹夜未眠,劉悠覺得自己著實幸運!

劉悠本就是人敬我三尺我敬人一丈的xìng子,別人對自己不好,縱是天王老子他也不理。說句不好聽的,若冷老真的只是礙於唐耀龍的面子收自己為徒卻什麼也不教,劉悠也不會乖乖去做什麼孝子賢孫。能讓劉悠發自心底尊敬的,同樣只有冷老對自己發自內心的關愛。

恭敬的翻開“冷述”,劉悠發現其中竟還有插畫,有的畫著經脈,有的畫著人體姿勢,在插畫旁又有小字進行著解釋。大略一覽,劉悠便知道冷老所說的基礎法門是什麼意思。

整冊“冷述”所記錄的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對眼力的練習,二是對耳力的練習,三是基本的修煉姿勢和經脈走向。根據書中所說,要修煉好的身法,首先要的就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若是敵人到了眼前還發現不了,再好的身法有什麼用?所以冷老用了一半的內容來教劉悠如何訓練眼力和耳力。於此同時,冷老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了一套修煉內力的法方和一套身法。

用冷老的話說,這一套修煉內力的方法遠遠不能和其他強者修習的內功想比,別人往往走的是大開大合,一力降十會的路子,而自己修煉的則是厚積薄發,悠久綿長的法門。冷老言道,身法與輕功,便在於靈動二字,或驟靜驟動,或奇襲千里,依賴的並不是一時的爆發而是持續不斷的輸出。試想飛鳥橫渡大海靠的是什麼,難道是一開始就竭力的飛行衝刺?不,那是虎豹之間的廝殺!

而那套身法,根據劉悠的觀察分為三類,劉悠形象的取名為“飛簷走壁”、“凌波微步”和“身若無骨”。

“飛簷走壁”顧名思義,自然是走的高來高去的路子,冷老形容為無路不可行無崖不可攀,劉悠興奮的想著,簡直是撬門溜鎖偷香竊玉所必備!

“凌波微步”,是劉悠最希望學習的保命絕技,打不過就跑,三十六計的上計上計上上計,任你武功排山倒海,我自絕塵而去……

“身若無骨”,乃是近戰的躲避身法,也是最難的一種。兩強對戰,是人與人的對戰,靠的不光是自己的強悍,也要憑藉對對手的瞭解,這也是為什麼冷老將眼力與耳力的修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