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我們手上,只要堅持,就終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看遍商場的浮沉興衰之後,我常感慨生意沒有對錯,只有進出場的時間錯誤,才導致失敗,因此除了思考生意本身正確與否以外,更重要的是思考時間因素。
以我所從事的文化傳播媒體行業而言,現在要創辦任何新的平面雜誌,都是不正確的時間,因為數字世界來勢洶洶,眼看著所有的平面媒體都受到數字內容的威脅,因此創辦新的平面雜誌,都要與時間賽跑,快速成長獲利。限期回收所有的前期投資,是創辦一本新平面雜誌最重要的思考。
這是為什麼現在我們要啟動任何平面雜誌的新計劃時,都要考慮再三,精準地計算所有的時間,包括:前置準備期、培養虧損期、損益平衡期,以及穩定獲利期,而且要儘量壓縮時間。一旦計劃的時間拖長,一切都會失控,無法預測。
這代表這種型別的生意,時間不在我們手中。時間在與我們為敵的環境手中,時間越長,對我們越不利,如果不能限期完成計劃,定時炸彈就會引爆,一切投入付諸東流,這時就是極危險、極麻煩的生意。
可是相反的,如果現在我們創辦任何數字新媒體,那情況完全改變,時間就在我們手中,只要我們活得夠長,美麗新世界就在等著我們。
理由很簡單,數字世界會越來越成熟,使用者越來越多,數字生活形態越來越普及,因此數字媒體的市場一定越來越大。時間在所有經營數字新媒體的人手中,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是不是活得夠長,等到市場成熟發展。
在大樓崩塌之前抽身而退
這是特殊的例子,當環境的改變不大時,時間通常會被忽視,有氣派的生意人,甚至會刻意淡化時間因素,國泰集團創辦人蔡萬春就說:“再壞的時間,都有人賺錢;再好的時間,都有人賠錢。”這強化了主事者的決心、能力、毅力,而時間是可以被掌控的因素。
但是以現代世界的瞬息萬變,時間有時候已變成不可改變的因素,尤其在高科技產業更是如此,因此除了思考策略、生意模式、資源配置之外,時間變成了另一個不可忽視的要素。
時間到底在誰手上,是經營者必須仔細想清楚的關鍵。每一個事業不是上升就是衰退,環境不是變好就是變壞,但如果環境變動不是景氣迴圈(景氣迴圈對企業經營影響不大),而是不可回覆的變動。就像網路世界逐漸改變人類生活習慣一般,這就是人類無力抗拒的變動。面對這樣的轉變,時間就會變成最重要的因素。
做的是發展中的未來事業,時間在自己手上,想的是撐過萌芽期,成功就會來;如果做的是沒落中的傳統事業,想的是倒數計時搶到錢,速度要快、收山要早、轉型要決絕,因為時間在環境手中,我們要在大樓崩塌之前及時抽身而退!
■後 記
� 順勢而為是最聰明的方法,跟著趨勢、潮流,做未來會興起的事,最容易成功。
� 但做未來的事業,很可能太早投入,你等不到市場勃興之時,這時就要堅持。
5、創業誤區
鈔票的顏色……創業者不應被政治綁架
無奸不商,商人唯利是圖,自古皆然,但是創業者還要有自己的良心,在生意至上中,還是要堅持自己的信仰,不能捲入政治,為生意而不問是非,胡作非為。 。。
創業第十三律:堅持律(2)
在一個應酬的餐會上,許多人談起臺灣政治的藍綠紛爭,現場雖然有人偏藍、有人偏綠,但每一個人都搖頭嘆息,對政治人物的糾葛,不以為然。其中某個人忽然冒出一句話:“管他藍還是綠,我們只認同鈔票的顏色!”這句話獲得大家的認同,鈔票的顏色才是這個社會的共識。
餐會後我心情沉重,並不是我不認同鈔票的顏色,作為一個經營者,企業盈虧當然是每天要面對的樂趣,賺錢也是經營者的天職。問題是“認同鈔票的顏色”這句話,似乎承載了太多意蘊,也反映了臺灣社會的問題。
最簡單的說法是,大家對政治無奈、對意識形態傷心,因此大家只能談生意、談生活、談賺錢,因此不管藍與綠,只認同鈔票的顏色。
進一步的說法則是:生意是現實的,為了生意的完成,我們要取悅客戶,客戶是藍的,我們就是藍的;客戶是綠的,我們就是綠的;如果客戶不藍不綠,我們當然也不藍不綠;如果客戶討厭政治,我們當然也更討厭政治。放棄自我,以客戶為尊,客戶永遠是對的,完成生意才是硬道理,這就是隻認同鈔票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