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派的說法都是對的,但這些絕對不是個人創業,而是大企業要新創事業的做法,個人創業只能用自己的能力和想象,能做多少算多少,在事前的準備、資源的整合、團隊及成員的組建上,絕對不會足夠,“不足”才是個人創業的真相。
創業之所以吸引人,也是因為用較少的投入,創造風險極高的新事業,這是從零到無限大的過程,因此“不足”是無中生有的想象,是醜小鴨變天鵝的奇妙旅程,而創業也就是這種平民百姓,晉身億萬富豪的途徑。不足是創業的起點,是內涵,是原罪,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有創業者把創業失敗的理由,怪罪為不足,那這個人完全沒弄清楚創業是怎麼回事,根本沒資格創業。
我寫這篇文章時義正詞嚴,但這是歷經幡然悔悟的過程所得。在我早期的創業過程中,我曾經和那位親戚一模一樣,怪罪所有的事,抱怨“不足”,而不知錯在自己。一直到我體會到“不足”的道理後,創業才豁然開朗。
■後 記
� 好的創業者不會談不足,只會談如何解決不足。如果缺錢,好的創業者談的是如何找到錢;如果找不到錢,他會想,可不可以轉換方法,用比較少的錢做事,而不是一直在抱怨缺錢。
� 抱怨資源不足,是一般主管會做的事,也是一般公務員常犯的毛病,他們會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創業家不會這樣做。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創業第四律:態度至上律
定律解讀:
(一)創業是不斷失敗與不斷成功的過程,為何會不斷失敗?因為觀念不正確,因為不瞭解創業的原理與真相。而一旦觀念正確、態度正確,你就可以踏上成功之路,剩下的就是倒數計時等待成功來臨。
(二)正確的觀念、態度是什麼?相信認真、全力以赴會成功;相信真正解讀使用者的困難、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會成功;相信童叟無欺、道德至上會成功;相信表裡如一、堅持到底會成功;相信皇天不負苦心人、辛苦耕耘的人會成功。以上都是。
(三)至於其他創業的要素:錢、能力、方法……只要創業者對了、觀念對了,這些要素都可改變,也會被解決,所以態度至上。
適用時機:創業前及創業全程。
創業第一天就預約成功
管理學上常說的一句話:人對了,事就對了,也適用在創業上,創業者幾乎決定了一切,而且對的創業者幾乎註定了從創業第一天就成功。
這是臺灣知名房屋中介公司信義房屋周俊吉的故事。
激勵大師在上激勵課程時常說:“當下想通了,你就成功了。”這聽起來像在催眠,也像在變魔術,有人真的會相信:當下,這件事立刻就會成功嗎?
我沒上過激勵課程,也不相信成功有速成這種事,但我相信只要觀念正確、態度正確,從你決定創業或正式開始創業的那一刻起,你就註定未來會成功,剩下的就是你怎麼堅持到底,始終如一地走下去,一直到成功到來的那一刻為止。
這是我相信的創業邏輯,只要開大門、走大道,觀念、態度正確,老天爺在你度過各種磨難後,終究會用成功回報你。這樣的信念,最近我又得到一個正確的佐證,那就是信義房屋周俊吉的創業故事。
臺灣信義房屋老闆周俊吉成功的創業故事我早有耳聞,當我受邀為信義房屋的企業傳記為文推薦時,更讓我感受深刻,正確的態度與觀念,就好像是飛機起飛的時刻表,在你創業之初,就已經預定了飛機起飛的時間,你只要按部就班、認真工作,時間一到,創業成功就像飛機一樣準時起飛。
在時間上,這雖然不是創業第一天就成功,但已具備了成功的要素,也已一定程度預知了成功的結果,離“創業第一天就成功”也不遠了。
如果創業的第一天就可以預約成功,那需要什麼樣的觀念、態度呢?根據周俊吉的說法:講信重義是核心。房屋買賣最需要的是信賴,因為涉及買賣雙方最大的資產交易,因此當信義房屋以信義為號召,再加上給業務員的高底薪、低獎金制度,自然就形成了信義房屋客戶利益至上的企業文化,久而久之,信義房屋最刻板、最僵化的制度,統一了房屋中介業界,也讓自己成為最好的房屋中介公司。
犧牲短期利益,堅守核心價值
這個故事,說明了最笨、最基本的做人道理,也隱含了企業成功最深奧的學問。問題是大多數的企業會這樣說,也會有類似的企業信念,但真正把這種精神,融入每日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