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等地來的大船上的乘客和貨物只能在宜昌下船“換載”,轉乘四川民生公司的小火輪進川。
白敬文帶著女兒和師生們坐招商局的船離開武漢,招商局的船大,不能進入川江,他們也得在宜昌“轉載”。到了宜昌,船還沒靠上碼頭,白曼琳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江邊一直到城裡的那段空地上,各種等待轉運的物資密密麻麻地堆積如山,想要上行的難民和準備“換載”下行趕赴戰場的川軍官兵們鬧哄哄地擠在那裡,擁塞得水洩不通。七七以來,大片國土相繼淪陷,日軍殘忍暴虐,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生靈塗炭。淪陷區百姓不得不離開世代居住的家園,向大後方遷徙,由此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移民浪潮。到武漢會戰的時候,已經有兩千多萬人含著熱淚拋棄故土家園,爬山涉水地開始了流亡生活。一路之上,能搭上交通工具算是幸運,多數時候還得步行,食物的缺乏,旅途的勞累,使一些老弱經受不起倒在了途中,給路邊的荒野增添一座草草埋葬的新墳,親人慟哭一陣,還是得擦一擦眼淚,繼續跟著人流往前湧動。由北到南,由東到西,一支支難民隊伍象歸海的河流一樣湧向西南大後方,其中不少人是沿江而上前往四川。宜昌是進出四川的重要轉運港,因此一批又一批的難民、裝置和物資,冒著敵機的轟炸,從長江中、下游來到這裡,等待轉往重慶。日軍進逼武漢後,這股逃難的潮流更加洶湧了,滾滾而來的難民和傷兵把小城擠得快要爆炸了,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