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小說:春生的故事 作者:誰與爭瘋

,都獨具一格。學生們經常見他在牆上寫宣傳標語,別人寫標語都要打草稿,而他拿了筆(其實是刷帚)就寫,每個字寫得既美觀又勻稱。過路的人見了,無不嘖嘖稱讚。他給學生們講語文課很動聽,分析課文很透徹,課堂氣氛活躍,他講課既幽默又風趣,經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尤其是他的作文指導課和作文講評課,學生們最愛聽。一次,春生在《記一次有意義的勞動》作文的結尾寫道:“幸虧太陽下山了,同學們……”他在作文講評中指出:“就是這‘幸虧’”兩字,影響了整篇文章的主題思想。他說:“對於一些不理解或不很明白的詞語,要設法搞清它的意思後再用,否則將會鬧出許多笑話。”有時他結合實際指出學生們作文中的錯別字。一次,他在作文講評課上說:“現在我給大家念一便條:‘爸爸:最近街上有長毛鬼賣,每對長毛鬼五角,要買長毛鬼快來買。兒子××’”同學們聽了哈哈大笑,再也不會將“兔”字寫成“鬼”字了。在姜老師的諄諄教導下,春生寫作的興趣越來越濃,長進也較快。校學生會還選春生當了副宣傳部長,學校每期黑板報幾乎都登有春生的文章。

教漢語的邵老師是縣裡派往省城學習、推廣普通話的骨幹教師。因為這些學生在讀小學時沒有學過漢語拼音,因此他教得特別認真、仔細。他教學生們進行聲、韻母發音時,自己先示範, 然後結合掛圖講發音部位、 發音方法,接著讓大家練習發音,最後幫助學生們掌握聲、 韻母發音的要領。 待學生們基本上掌握了聲、韻母之後,又教學生們練習拼讀音節。開頭由於沒有掌握拼讀要領,鬧了不少笑話。一次,他在黑板上寫了“L——U M——U N——U G——U K——U H——U ”讓大家拼讀。被叫到的吳姓同學怎麼也拼不成一個字。老是‘ L——U’、‘L——U’分開讀,引起大家鬨堂大笑,課後大家送給她一個雅號,叫‘L——U’(因為她剛好姓吳)。邵老師沒有笑,他說:“聲母要讀得輕而短,然後馬上接著念韻母,韻母要念得響亮。”說完他又示範了一遍,然後,又讓同學們繼續拼讀,這樣,大家都慢慢地學會了。他所教的漢語拼音知識,使春生終身受益。

教代數的張老師講課的方法很好,既通俗易懂,又深入淺出,深受同學們歡迎。

教幾何的則是一位身材魁梧的老師,姓黃。別看他貌不出眾,可是他原是某縣*地下黨的第一任縣委書記。後來在解放軍某騎兵團當了團長,作戰時從馬背上摔了下來,腿摔斷了被敵人俘虜了,因此,他現在腳有點跛。他講課也別具一格:只見他手拿粉筆,不斷地在講臺上來回走動,邊走口裡邊唸叨:∠AOB,∠COD……。但過了不久不知何因他被逮捕了。學生們的幾何課改由總務主任陳老師擔任。黃老師雖然走了,但仍有不少同學在講臺上學他講課時的模樣。尤其是有一位同學,最喜歡學他講課時的樣子,而且數他學得逼真。

教春生物理的是舒老師,他十分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如當學生們學了電的知識之後,就讓大家自己動手裝電燈,然後他一個一個檢查,評定等級,不合格的進行重灌,直到符合標準為止。春生就是那時學會裝電燈的。

進入初中就讀後,春生原來是享受國家助學金‘丙上’補助,後來縣文教局瞭解春生的實際困難後,助學金補助由‘丙上’改為‘乙’,學校還給春生做了新棉襖。文教局的一位陳同志每到學校有事,吃飯時總要把春生叫到他身旁,問長問短,並老是將自己的菜往春生碗中倒。後來文教局的俞副局長來學校,也常常關心春生的學習和生活。就在五六年的十二月,經兩位同學介紹,春生光榮地加入了共青團。

2 學習當“出納”

時間過得真快,一個學期竟不知不覺地結束了,很快就要過春節了,大部分老師都回家過年了,學校總務處的出納唐老師找到春生,將食堂的臨時賬本和部分現金交給春生,委託春生代他管理假期中食堂的賬目。每天下午炊事員將發票交給春生,春生按發票金額付款,春生從中也學到不少知識。

到了春節前幾天,春生買來了幾斤熟花生,又買了一斤多豬肉和一斤油豆腐,準備過春節。自從父母雙亡後也可以說有生以來這是春生第一次自己過春節,雖然簡單些,但在學校裡過春節的人還不少,有老師,有同學,十分熱鬧。而在學校裡過春節的同學都是象春生一樣,是一些無家可歸的孤兒。

一九五八年暑期,教師們去地區參加政治學習,假期一再延長,開學一再推遲。而學校正在擴建,新的教室正在建設中,因此學校留下總務主任陳老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