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年4 月起,法國派軍駐紮在符利辛根城
和荷蘭的布拉班特;雖然荷蘭希望保持中立,它不得不於6 月25 日同意提
供一萬六千名士兵以及法國要求的所有戰艦。給戈多伊下了最後通牒迫使他
也照此辦理;10 月19 日,他答應每月捐獻六百萬法郎;12 月19 日裡斯本
政府也同意支付一千六百萬法郎。不過西班牙和葡萄牙均未對英宣戰。另一
方面,法國人重新佔領了那不勒斯各港口,1803 年5 月莫蒂埃從荷蘭侵入了
漢諾威,解除了軍隊的武裝,然後佔領了易北河口的庫克斯港以及埃姆斯河
上的梅彭。但所有這些還不能迫使英國投降;即使法國海戰得手,也只能給
人以遙遠的期望。因此,拿破崙決定以入侵來威脅敵人。
拿破崙沒有忽視愛爾蘭:1803 年,那裡曾爆發一次起義,但被鎮壓了下
去;拉塞爾和埃米特被處以絞刑,法國未能及時赴援。然而,他最關注的是
1801 年的計劃。軍隊集結在布倫大營;1803 年12 月2 日,這支軍隊被稱為
“英格蘭方面軍”。這樣集結部隊的好處是把軍隊同全國隔離開來,並以從
事一樁偉大事業的希望來贏得軍隊對他個人的效忠,這樣集中的部隊也可在
必要時掉頭在歐洲大陸上大舉出擊。1805 年1 月,他宣稱,這支集中的軍隊
別無其他目的。而實際上他是竭力想掩飾當時已十分明顯的挫折。毫無疑
問,拿破崙曾經多次下決心要橫渡英吉利海峽,鑑於聯合王國的軍事形勢,
這是很可理解的。1804 年初,英國正規軍不到十萬人。民兵按理應有七萬二
千人,為了逃避徵兵中籤而加入志願部隊的為數極多,據說超過三十多萬。
1803 年7 月27 日,議會也透過“全國總動員”,強迫年齡在十七歲至五十
五歲之間的所有男人接受軍訓;最後於7 月6 日,決定成立“增援部隊”,
用抽籤辦法徵募。但所有這些軍隊都沒有作戰力:萬一在法軍登陸的情況
下,政府似乎計劃退到威爾士的鄉間去打游擊。可以斷言,法國人有可能不
發一槍就佔領倫敦。只是這一點對拿破崙就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英國人對於這樣的危險作了充分的準備。國民動員運動顯出甚至比1797
年更加激勵人心;關於這一切,有華茲華斯為後人留下了著名詩篇為證。1804
年2 月,皮特開始抨擊內閣;多數黨分崩離析,到4 月底,阿丁頓辭職。皮
特希望組織一個全國聯合政府,但是國王拒絕接納福克斯入閣。因而與福克
斯言歸於好的格倫維爾也拒絕參加新內閣。這樣,皮特不得已只好與阿丁頓
的同僚一起組閣,他甚至不得不在1805 年把阿丁頓本人也拉入內閣中。因
此皮特再也不能象從前那樣在議會中處於強有力的地位。他的地位由於追究
海軍部另一件貪汙事件而進一步削弱。在一些盜用公款的人中,有他的密友
鄧達斯(當時已封為梅爾維爾勳爵)在內,後者為此被迫辭職。但是無論如
何,皮特還是給英國的政策帶來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堅定性。而且他還結了新
的同盟,由於拿破崙的政策而投向英國的俄國,結果主動提出與英國結盟的
建議。他還組織起志願部隊,最後把他們置於國家控制之下;他把民兵與“增
援部隊”合併起來組成後備部隊,並從中抽調一萬人加強正規部隊;為了取
得海軍承辦商的協作,在供應艦隊器材方面,他給那些承辦商以自由處置
權。戰列艦逐漸增加到一百一十五艘。他大抓了海防工作,並以恢復所得稅
來穩定財政。他最成功的措施是在1805 年4 月任命巴勒姆勳爵查理·米德
爾頓接替鄧達斯的海軍大臣職務。正是由於米德爾頓對艦隊在海戰中出色的
指揮,才有特拉發加海戰的大捷。在這一戰役勝利之前,英國的輿論是沒有
信心的,但皮特與巴勒姆從未失去他們那泰然自若的神態。拿破崙擁有一支
軍隊這一點現在倒是無足輕重的,主要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