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4 / 4)

小說:拿破崙時代 作者:雨霖鈴

利時、荷蘭等國卻希望藉此推動較大進度的“一體化”。在1961 年2 月的巴

黎首腦會議上,荷蘭外交大臣約翰夫·倫斯就已提出一個具有“超國家”性

質、有英國參加的歐洲。而在1962 年11 月,富歇委員會提出的一份“關於

建立歐洲國家聯盟的條約草案”,即第一個“富歇計劃”,卻基本上反映出

戴高樂主權國聯合的觀點。雙方爭執不下。阿登納站在四國一邊,認為這一

草案反映出戴高樂民族國家的觀點,它在某些方面甚至背離了“波恩宣告”。

五國一起反對法國削弱“超國家”原則。富歇委員會只好繼續工作修改草案。

1962 年1 月,第二個富歇計劃提出。這只是第一個富歇計劃的改稿,基

本精神不變。有些地方甚至還不如原來的草案,因為法國想用歐洲政治聯盟

來削弱北約組織和現有共同體機構的意圖變得更加明顯。第二個富歇計劃遭

到五國的一致反對。富歇委員會的談判工作陷入死衚衕。

為扭轉這種僵持局面,1962 年2 月15 日阿登納和戴高樂在巴登一巴登

會晤。戴高樂同意要維護共同體本身的存在和作用。阿登納也同意了戴高樂

認為法德兩國應該協調一致的要求。這樣由於法德率先協調立場,六國之間

頻繁的會晤和磋商又開始了。

新的問題是英國是否應加入共同體。荷蘭、比利時等國提出這個要求時

本身也是矛盾的:它們要求歐洲是“超國家”的,因而反對戴高樂,而在此

時,它們卻希望把抵制“超國家”原則的英國拉進來以對抗法德聯合。從根

本上來說,荷蘭、比利時擔心的是法德聯合將會支配未來的歐洲政治聯盟。

強調超國家性和拉英國成了荷比反對“戴高樂歐洲”的手段。戴高樂的確設

想法德共同支配的歐洲,而荷比正是擔心這種局面,他們想要以英國加入來

平衡法德可能產生的霸權。戴高樂反對英國加入共同體。阿登納的表態是既

要支援法國,又要設法沖淡富歇計劃中排斥英國加入共同體的色彩,因為法

英兩國對聯邦德國來說都很重要,聯邦德國只能在法國、美英和共同體其他

成員之間協調立場。因此,當後來荷比等國把英國加入共同市場問題作為繼

續進行談判和準備放棄歐洲政治聯盟超國家成份的先決條件時,各方矛盾尖

銳爆發,直至不可調和的地步。1962 年4 月17 日,六國外長談判失敗,各

自回家,歐洲政治共同體成了共同的失望。戴高樂與阿登納建立歐洲政治聯

盟的嘗試也終於告吹。

歐洲政治聯盟嘗試的失敗反而成為法德兩國關係進一步密切的契機。為

了挽回這種失敗的不利影響,阿登納與戴高樂開始了頻繁的互訪和雙方會

談,1962 年7 月2 日至8 日,阿登納到法國進行了正式國事訪問。此行受到

法國人的熱烈歡迎,也受到戴高樂的高度重視。兩人再度就共同關心的問題

和進一步密切法德關係廣泛交換了意見,都希望在歐洲政治聯盟失敗的情況

下,以密切法德關係來作些彌補。阿登納邀請戴高樂回訪聯邦德國。

這年秋天,戴高樂將軍對聯邦德國進行了轟動一時的訪問。德國人用了

高度的熱情來歡迎這位在二戰時期同德國打過仗、現在又全力推動法德友好

的法國總統。這兩次訪問給公眾一個印象,那就是法德間的友好已經是個完

美的事實。阿登納在法國和戴高樂在德國受到的接待都是空前的。戴高樂乘

著“德國號”汽艇從波恩出發沿萊茵河到北萊茵——威斯特伐倫州,阿登納

陪著他,兩人的親密與德國人的歡呼使報界對這次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