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眼睛的微藍變成了淺藍,這是他愉悅的時候的特徵。
這個徒弟還是有許多可許之處的,想的比他還多。
左臨是三師弟,上面壓著兩個師兄,兩個師兄都是學習茶藝,屬於不同類,但也是其中的翹翹者。晉觀常年的教育令左臨自卑,在這個師父面前抬不起頭,在晉觀的壓力下,於是,他默默的反抗,默默的挑戰著晉觀的極限。
晉觀那種失望和無奈的眼神是他受不了的,心魔就此產生,他太渴望晉觀對他實力的讚揚。於是,他刻苦的練習,刻苦的學習,每天都把自己壓的像是一塊薄餅。這樣的結果帶來的卻是更深的無語。
左臨也有自尊,也有驕傲,而且他的自尊和驕傲不是一般的強。
他反彈了。
他漸漸的認為,不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好,而是因為晉觀教導有問題,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而是因為晉觀根本就沒有把他當一回事。
信任也就不是那麼一回事,隔閡就此產生,他對於晉觀的訓教也越來越反感。
但長期的教養讓他不會去反抗,地下活動就此展開,把家訓私自交給葉路,也是想證明,他左臨可以做的比他這個師父更好。
對於外人,包括葉路在內,他又覺得自己掌握了一門不錯的技藝,學習到的知識豐厚博學,在眾多的羨慕的眼光中他產生了一股傲慢,讓他覺得高高在上,所謂的謙恭也不過是變相的驕傲。
他達不到真正的謙和,也做不到真正的內斂。
內在的自卑導致了外在的傲慢,外在的傲慢又加深了內在的自卑。
就像是惡迴圈一般。
晉觀慢慢嘆出一口氣,其實徒弟的錯還不是師父造成的,看來那個作古的老爺子說的不錯,他這個人做師父還欠缺一點東西。
他應該早就發現左臨的錯誤的,但他沒有看到,而且後期更是導致左臨惡迴圈的罪魁禍首,如果不是他自己對左臨的關注越來越少,越來越後悔自己找到的人沒有慧根,也就不會忽視了他。
幸而,左臨的成長經歷非比常人,讓他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至於走偏。
不過,如果不是他鐘北告訴他,左臨把家訓給了葉路,他也不會想的如此的明白,以至於浪費了幾年的光陰。
左臨的改變自從與葉路在一起後,很大,也許他自己本身沒有意識到,晉觀和鍾北卻已經意識到了。
人果然還是群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