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附近,說用就能用。 滿足以上條件的唯一答案,是盧象升。 '1749' 崇禎十一年(1638),盧象升到京城赴任。 他趕到京城,本來想馬上找皇帝報到,然而同僚打量他後,問:你想幹嘛?
之所以有此一問,是因為這位仁兄來的時候,父親剛剛去世,尚在奔喪,所以沒穿制服,披麻戴孝,還穿著草鞋。如果這身行頭進宮,皇帝坐正中間,他跪下磕頭,旁邊站一堆人,實在太像靈堂。
換了身衣服,見到了崇禎,崇禎問,現在而今,怎麼辦? 盧象升看了看旁邊的兩個人,只說了一句話:主戰! 站在他身邊的這兩人,分別是楊嗣昌、高起潛。 這個舉動的意思是,知道你們玩貓膩,就這麼著! 據說當時楊嗣昌的臉都氣白了。 崇禎倒很機靈,馬上出來打圓場,說和談的事,那都是謠傳,是路邊社,壓根沒事。 盧象升說,那好,我即刻上陣。
第二天,盧象升赴前線就任,就在這一天,他收到了崇禎送來的戰馬、武器。 其實崇禎送來這些東西,只是看他遠道而來,意思意思。 然而盧象升感動了,他說,以死報國! 就如同九年前,沒有命令,無人知曉,他依然率軍保衛京城。 他始終是個單純的人! 幾天後,盧象升得知,清軍已經逼近通州,威脅京城。 當時他的手下,只有三萬多人,大致是清軍的一半,而且此次出戰的,都是清軍主力,
要真死磕,估計是要休息的,所以大多數識時務的明軍將領都很消停,能不動就不動。 然而盧象升不識時務,他分析形勢後,決心出戰。 盧象升雖然單純,但不蠢,他明白,要打,白天是幹不動的,只能晚上摸黑去,夜襲。 在那個漆黑的夜晚,士兵出發前,他下達了一條名垂青史的軍令: 儀必見血!人必帶傷!馬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