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作弊。 十年前,舉人錢謙益從家鄉出發,前往北京參加會試,而韓敬,是他同科的同學。 在考場上,他們並未相識,但考試結束時,就認識了,以一種極為有趣的方式。 跟其他人不同,在考試成績出來前,錢謙益就準備好當狀元了,因為他作弊了。
但他作弊的方式,既不是夾帶,也不是買考官,甚至不是買密碼,而是作弊中的昀高技巧——買朝廷。 買考題、買考官都太小兒科了,既然橫豎要買,還不如直接買通朝廷,讓組織考試的人,給自己定個狀元,直接到位,省得麻煩。 所以在此之前,他已經透過熟人,買通了宮裡能說得上話的幾個太監,找好了主考官,考完後專門找出他的卷子,給個狀元了事。 當然,辦這種事,成本非常巨大。據說錢同志花了兩萬兩白銀,按今天的人民幣算,大致是一千二百萬。 能出得起這個價錢,還要作弊,可見作弊之誠意。 兩萬白銀,買個官也行了,錢謙益出這個價,就是奔著狀元名頭去的,但他萬沒想到,還有個比他更有誠意的。 在考試前,韓敬也很自信,因為他也出了錢,且打了包票,必中狀元。 可是卷子交上去後,他卻得到了一個讓人震驚的訊息——他的卷子被淘汰了。 淘汰是正常的,要真有水平,就不用出錢了。 可問題是,人找了錢出了,怎麼能收錢不辦事呢? 韓敬在朝廷裡是有關係的,於是連夜找人去查,才知道他的運氣不好。偏偏改他卷子的人,是沒收過錢的,看完卷子就怒了,覺得如此胡說八道的人,怎麼還能考試,就判了落榜。 落榜不要緊,找回來再改成上榜就行。 '1639' 韓敬同學畢竟手眼通天,找到了其他考官,幫他找卷子重新改。 可是找來找去,竟然沒找到。後來才知道,因為那位考官太討厭他的卷子,直接就給扔廢紙堆裡了,翻了半天垃圾,才算把卷子給淘回來。 按常理,事已至此,重新改個上榜進士,也就差不多了,但韓敬同學對名次的感情實在太深,非要把自己的卷子改成第一名。 但名次已經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