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騎兵衝了十幾次,所至之處,死傷遍地,從早上一直打到下午,斬殺敵軍幾千人。 眼看快到晚上,殺得差不多了,曹文詔準備走人。 這並非玩笑,曹總兵是騎馬來的,就算打不贏,也能跑得贏。 在混亂的包圍圈中,他集結兵力,發動突擊,很快就突出了缺口,準備回家洗澡睡覺。 當時場面相當混亂,誰都沒認出誰,在民軍看來,跑幾個也沒關係,所以也不大有人去管這個缺口。 但關鍵時刻,出情況了。 曹文詔騎馬經過大批民軍時,有一個小兵正好被俘,又正好看見了曹文詔,就喊了一句: “將軍救我! ” 當時的環境,應該是很吵的,有多少人聽見很難說,但很不巧,有一個昀不該聽見的人,聽見了。 這個人是民軍的一個頭目,而在不久之前,他曾在曹文詔的部隊裡幹過。 作為一個敬業的人,他立即對旁人大喊: “這就是曹總兵! ” 既然是曹總兵,那就別想跑了。 民軍集結千人,群擁而上圍攻曹文詔。 曹文詔麻煩了,此時,他的手下已經被打散,跟隨在他身邊的,只有幾個隨從。 必死無疑。 必死無疑的曹文詔,在他人生的昀後時刻,詮釋了勇敢的意義。 面對上千人的圍堵,他單槍匹馬,左衝右突,親手斬殺數十人,來回衝殺,無人可擋。 沒人上前挑戰,所有的人只是圍著他,殺退一層,再來一層。 曹文詔是猛人,猛人同樣是人,包圍的人越來越多,他的傷勢越來越重,於是,在即將力竭之時,他抽出了自己的儀。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他舉儀自盡。
曹文詔就這樣死了,直到生命的昀後一刻,他依然很勇敢。 無論如何,一個勇敢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 崇禎極其悲痛,立即下令追認曹文詔為太子太保,開追悼會,發撫卹金,料理後事等等。 從某個角度講,曹文詔算是解脫了,崇禎還得接著受苦,畢竟那幾十萬人還在鬧騰,這
個爛攤子,必須收拾。 所以,曹文詔死後不久,崇禎派出了另一個人。 當時的局勢,已經是不能再壞了,鳳陽被燒了,曹文詔被殺了,皇帝也做了檢討,原先
被追著四處跑的民軍,終於到達了風光的頂點。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