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2 / 4)

,就是北京。 為實現這一戰略構想,必須故意示弱,引誘皇太極前往北京,然後以京城為依託,發動反擊。

鑑於袁崇煥同志已經死了,也沒時間告訴我他的想法,但事情的發展印證了這一切。 十一月十六日,當皇太極終於掉頭,衝向北京時,袁崇煥當即下令,向北京進發。 袁崇煥堅信,到達京城之時,即是勝利到來之日。 但事實上,命令下發的那天,他的死期已然註定。 因為在計劃中,他忽視了一個十分不起眼,卻又至關重要的漏洞。 一直以來,袁崇煥的固定戰法都是堅守城池,殺傷敵軍,待敵疲憊再奮勇出擊,從寧遠

到錦州,屢試不爽。 所以這次也一樣,將敵軍引至城下,誘其攻堅,待其受挫後,全力進攻,可獲全勝。 很完美,很高明,如此完美高明的計劃,大明昀偉大的戰略家,城裡的孫承宗先生竟然

沒想到。 孫承宗想到了。 他堅持在北京外圍迎敵,不想誘敵深入,不想大獲全勝,並不是他愚蠢,而是因為他不

但知道袁崇煥的計劃,還知道這個計劃的致命漏洞。 這個漏洞,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這裡是北京。 無論理論還是實戰,這個計劃都無懈可擊,之前寧遠的勝利已經證明,它是行得通的。 但是這一次,它註定會失敗,因為這裡是北京。 寧遠也好,錦州也罷,都是小城市,裡面當兵的比老百姓還多,且位居前線,都是袁督

師說了算,讓守就守,讓撤就撤,不用討論,不用測評。 但在京城裡,說話算數的人只有一個,且絕不會是袁崇煥。 袁督師這輩子什麼都懂,就是不懂政治。皇上坐在京城裡,看著敵軍跑來跑去,就在眼

皮子底下轉悠,覺都睡不好,把你叫來護駕,結果你也跑來跑去,就是不動手,把皇帝當猴

耍,現在連招呼也沒打,就突然衝到北京城下,到底想幹什麼?! 洞悉這一切的人,只有孫承宗。 所以謙虛的老師設定了那個無比保守,卻也是唯一可行的計劃。 驕傲的學生拒絕了這個計劃,他認為,自己已經超越了所有的人。

'1609' 就在袁崇煥率軍到達北京的那一天,孫承宗派出了使者。 這位使者前往袁崇煥的軍營,只說了一段話:皇上十分賞識你,我也相信你的忠誠,但

是你殺掉了毛文龍,現在又把軍隊駐紮在城外,很多人都開疑你,希望你盡力為國效力,若有差錯,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在史料上,這段話是使者說的,但很明顯,這是一個老師,對他學生的昀後告誡。 孫承宗的判斷一如既往,很準。 袁崇煥到北京的那一天,是十一月十七日,很巧,他剛到不久,另一個人就到了——皇太極。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我曾查過當時的佈陣方位,皇太極的軍隊在北城,而袁崇煥在南城的廣渠門,雖說比較遠,但你剛來,人家就到,實在太像帶路的,要人民群眾不開疑你,實在很難。 更重要的是,明朝有規定,邊防軍隊,未經皇帝允許,不得駐紮於北京城下。但袁崇煥同志實在很有想法,誰都沒請示,就到了南城。 到這份上,如果還不開疑袁崇煥,就不算正常了。 京城裡大多數人很正常,所以上到朝廷,下到賣菜的,全都認定,袁崇煥有問題。 唯一不正常的,是崇禎。 他沒有罵袁崇煥,只是下令袁崇煥進城,他要親自召見。 召見的地點是平臺,一年前,袁崇煥在這裡,得到了一切。現在,他將在這裡,失去一切。 其實袁崇煥本人是有思想準備的,一年過去,寸土未復不說,還讓皇太極打到了城下,實在有點說不過去,皇帝召見,大事不妙。 如果是叛徒,是不會去的,然而他不是叛徒,所以他去了。 跟他一起進去的,還有三個人,分別是總兵滿桂、黑雲龍、祖大壽。 祖大壽是袁崇煥的心腹,而滿桂跟袁崇煥有矛盾,黑雲龍是他的部下。

此前我曾一度納悶,見袁崇煥,為什麼要拉這三個人進去,後來才明白,其中大有奧妙。 袁崇煥的政治感覺相當好,預感今天要捱整,所以進去時脫掉了官服,穿著布衣,戴黑

帽子以示低調。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是他做夢都想不到的。 崇禎沒有發火,沒有訓斥,只是做了一個動作: 他解下了自己身上的大衣,披到了袁崇煥的身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