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4 / 4)

 崇禎是個很認真的人,他馬上召集六部尚書,開了現場辦公會,逐個落實,保證兌現。 會議就此結束,雙方各致問候,散夥。 在這場召對中,崇禎是很真誠的,袁崇煥是很不真誠的,因為當時的遼東局勢已成定論,

後金連衙門都修起來了,能夠守住就算不錯,你看崇禎兄才剛二十,又不懂業務,就敢糊弄他,是很不厚道的。 就這樣,袁崇煥胸開五年平遼的口號,在崇禎期望的目光中,走向了遼東。 可他剛走到半路,就有人告訴他,你不用去了,去了也沒兵。 就在他被皇帝召見的十天後,寧遠發生了兵變。 兵變的原因,是不發工資。

我曾翻閱過明代戶部記錄,驚奇地發現,明朝的財政制度,是非常奇特的,因為幾乎所有的地方政府,竟然都沒有行政撥款。也就是說,地方辦公經費,除老少邊窮地區外,朝廷是不管的,自己去掙,掙得多就多花,掙得少就少花,掙不到就滾蛋。

而明朝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都用在了同一個地方——軍費。 什麼軍餉、糧草、衣物,打贏了有賞錢,打輸了有補償,打死了有安家費,再加上個別

不地道的人吃空額,扣獎金,幾乎每年都不夠用。 寧遠的情況大致如此,由於財政困難,已經連續四個月沒有發工資。 要知道,明朝拖欠軍餉和拖欠工錢是不一樣的,不給工資,昀多就去衙門告你,讓你吃

官司,不給軍餉,就讓你吃大儀。 '1593' 昀先吃苦頭的,是遼東巡撫畢自肅,兵變發生時,他正在衙門審案,還沒反應過來,就

被綁成了粽子,關進了牢房,和他一起被抓的,還有寧遠總兵朱梅。 抓起來就一件事,要錢,可惜的是,翻遍巡撫衙門,竟然一文錢沒有。 其實畢自肅同志,確實是個很自肅的人,為發餉的事情,幾次找戶部要錢,諷刺的是,

戶部尚書的名字叫做畢自嚴,是他的哥哥,關係鐵到這個份上,都沒要到錢,可見是真沒辦法了。

但苦大兵不管這個,幹活就得發工錢,不發工錢就幹你,畢大人昀先遭殃,被打得遍體鱗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