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1 / 4)

回哪裡去。 申時行回去了,王錫爵卻多了個心眼,趁人不備,竟然溜了進去,見到了張居正。 '1130' 眼看人都闖進來了,張居正無可奈何,只好帶病工作。 王錫爵不說廢話,開門見山:希望張居正大人海涵,不要打那四個人。 張居正唉聲嘆氣: “那是皇上生氣要打的,你求我也沒用啊! ” 這話倒也不假,皇帝確實很生氣,命令也確實是他下的。 這種話騙騙兩三歲的小孩,相信還管用,但王錫爵先生……已經四十四了。 “皇上即使生氣,那也是因為您!”這就是王錫爵的覺悟。 話說到這個份上,張居正無話可說了,現場頓時陷入了沉寂。

見此場景,王錫爵感到可能有戲,正想趁機再放一把火,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是他

做夢也想不到的。

沉默不語的張居正突然站了起來,抽出了旁邊的一把儀,王錫爵頓時魂飛魄散,估計對方是惱羞成怒,準備拿自己開個儀,正當他不知所措之際,更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 九五至尊,高傲無比,比皇帝還牛的張大人撲通一聲——給他跪下了。 沒等王學士喘過氣來,張學士就把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一邊架一邊喊: “皇帝要留我,你們要趕我走,到底想要我怎麼樣啊! ”

面對無數居心叵測的人,面對如此困難的局面,張居正一直在苦苦支撐著,他或許善於權謀,或許挖過坑,害過人,但在這個汙濁的地方,要想生存下去,要想實現救國濟民的夢想,這是唯一的選擇。

現在他的忍耐終於到達了頂點。

張居正跪在王錫爵的面前,發出了聲嘶力竭的吶喊:

“你殺了我吧!你殺了我吧! ”

王錫爵懵了,他沒有想到,那個平日高不可攀的張大學士,竟然還有如此無奈的一面,

情急之下手足無措,只好匆匆行了個禮,退了出去。 張居正發洩了,王錫爵震驚了,但鬧來鬧去,大家好像把要被打屁股的那四位仁兄給忘了,於是該打的還得打,一個都不能少。 萬曆五年(1577)十月二十三日,廷杖正式執行,吳中行、趙用賢廷杖六十,艾穆、沈思孝廷杖八十,這麼看來,師生關係還是很重要的,要知道,到關鍵時刻能頂二十大板! 事情前後經過大致如此,打屁股的過程似乎也無足輕重,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十分有

趣的地方——打屁股的結果。 兩個人在同一個地方;捱了同樣的打;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 '1131' 在這次廷杖中,張居正的兩位學生在抗擊打能力上,表現出了完全相反的特質,吳中行

被打之後,差點當場氣絕,經過奮力搶救,才得以生還,休養了大半年,還杵了一輩子柺杖。 但趙用賢就不同了,據說他被打之後雖然傷痕遍佈,元氣大傷,卻明顯能扛得多,回家後躺了一個多月,就能起床跑步了。

這是一個奇蹟,同樣被打的兩個人,差別怎麼會這麼大呢?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必須

以科學的弁度,嚴謹的精神,去詳細分析一下這個明代特有的發明——打屁股。 關於打屁股問題的技術分析報告 廷杖,也就是打屁股,是明代的著名特產,大庭廣眾之下,扒光褲子,露出白花花的屁

股,幾棍下去,皮開肉綻,這就是許多人對打屁股的印象。 然而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各位,打屁股,並非如此簡單,事實上,那是個技術工種。 根據人體工程學原理分析,明代的廷杖是一種極為嚴酷的刑罰,因為那跟你在家捱打不

一樣,你爹打你,無非是用掃把,小棍子,慘無人道點的,昀多也就是皮帶。 但廷杖就不同了,它雖然也用棍子,卻是大棍子,想想碗口粗的大棍以每秒 N米的加速度向你的屁股著陸,實在讓人膽寒,所以連聖人也說過,遇到小棍子你就挨,遇到大棍子,你就要跑(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而執行廷杖的人,基本上都是錦衣衛,這夥人平時經常鍛鍊身體,開展體育活動,隨手

一掄,不說開碑碎石,開個屁股還是不難的。 所以經過綜合分析,我們得出如下結論,如無意外,二十廷杖絕對足以將人打死。 但一直以來,意外始終在發生著,一百杖打不死的有,一杖就完蛋的也不缺,說到底,

還要歸功於我國人民的偉大智慧。 縱觀世界,單就智商而言,能和中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