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來,比逼宮還狠,不給個說法,是熬不過去了。 幾天後,一個太監找到了王家屏,向他傳達了皇帝的諭令: “冊立太子的事情,我準備明年辦,不要再煩(擾)我了。 ” 王家屏頓時喜出望外,然而,這句話還沒有講完: “如果還有人敢就此事上書,就到十五歲再說! ” 朱常洛是萬曆十年出生的,萬曆發出諭令的時間是萬曆十八年,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你們再敢鬧騰,這事就六年後再辦! 雖然不是無條件投降,但終究還是有了個說法,經過長達五年的鬥爭,大臣們勝利了——至少他們自己這樣認為。 事情解決了,王家屏興奮了,興奮之餘,就幹了一件事。 他把皇帝的這道諭令告訴了禮部,而第一個獲知訊息的人,正是禮部尚書于慎行。 于慎行欣喜若狂,當即上書告訴皇帝: “此事我剛剛知道,已經通報給朝廷眾官員,要求他們耐心等候。 ” 萬曆氣得差點吐了白沫。 因為萬曆給王家屏的,並不是正規的聖旨,而是託太監傳達的口諭,看上去似乎沒區別,但事實上,這是一個有深刻政治用意的舉動。
其實在古代,君無戲言這句話基本是胡扯,皇帝也是人,時不時編個瞎話,吹吹牛,也很正常,真正說了就要辦的,只有聖旨。白紙黑字寫在上面,糊弄不過去。所以萬曆才派太監給王家屏傳話,而他的用意很簡單:這件事情我心裡有譜,但現在還不能辦,先跟你通個氣,以後遇事別跟我對著幹,咱們慢慢來。
皇帝大人原本以為,王大學士好歹在朝廷混了幾十年,這點覺悟應該還有,可沒想到,這位一根筋的仁兄竟然把事情捅了出去,密談變成了公告,被逼上梁山了。 他當即派出太監,前去內閣質問王家屏,卻得到了一個讓他意想不到的答案。
'1312'
王家屏是這樣辯解的: “冊立太子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