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3 / 4)

奢侈品,只有貴族才有姓名,普通老百姓消費不起,小孩生出來起個太郎、次郎之類的渾名(類似於阿貓阿狗),就這麼湊合一輩子。 一直到後來明治維新,天皇感覺手下這一大幫子阿貓阿狗實在有損形象,便下令百姓申

報姓名,當然了,具體姓什麼叫什麼,都是自己說了算。 這下就熱鬧了。 在取名字(包括姓氏)的問題上,日本人充分發揚了能湊合就湊合的精神,不查字典,

也不等不靠,就地取材,比如你家住山上,就姓山上,你家住山下,就姓山下,家附近有口井,就叫井上,有畝田,就叫田中。 '1166' 而這九位仁兄自然不同,人家名字是有來歷的,事實上,他們都是日本國內所謂的“名將”。 其中,第一軍軍長小西行長是豐臣秀吉的親信,在九人之中,此人有一定文化,軍事素養也較高。 而且他十分特別,雖說是個鬼子,卻很有新潮意識,既不信佛教,也不信神道教(日本本土宗教),卻是個基督徒。每星期做禮拜,人家念阿彌陀佛,他說上帝保佑。 第二軍軍長加藤清正,和第五軍軍長福島正則,是鐵桿兄弟,他們就是之前提到的“賤嶽七本槍”成員,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一。 這兩個人在日本國內被譽為蓋世名將,在戰國時期立下了顯赫戰功,以勇猛善戰著稱,而且這兩個人都是豐臣秀吉的養子,對其十分忠心,但文化程度偏低,基本屬於半文盲狀弁。 第三軍軍長黑田長政,在日本被稱為“兵法大家”,據說精通兵法。他的父親叫黑田官兵

衛,是豐臣秀吉的兩大軍師之一,號稱日本智謀第一。

第六軍軍長小早川隆景,和第七軍軍長毛利輝元,是親戚關係,具體說來,小早川隆景是毛利輝元的叔叔,為了混家產,改了名字當了人家的養子,這也可以理解,那年頭在日本,名字不值錢,一年改個十次八次的人也有。

這位小早川隆景,在日本也是個大名人,被稱為“中國第一智將”(中國是日本地名),據說智商極高,和豐臣秀吉有一拼。

昀後一個拉出來評論的,是第四軍軍長島津義弘。

之所以昀後提到這個人,是因為他是個十分特殊的人物,特殊在哪裡,很快你就會知道。

其餘的幾位就不提了,因為他們也就露這一次面,之後毫無出場機會,基本屬於廢物型別。雖然他們在日本國內也被吹得神乎其神,但事實證明,廢物就算吹一千遍,也還是廢物。

而我提到的這幾位,更是傳奇級的人物,被吹得神乎其神,幾乎個個都是智勇雙全,成為了日本引以為豪的驕傲,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形象代言人,至於戰場上的實際效果嘛……

但必須承認,這幾位日本國內的戰爭精英到了朝鮮,確實表現出了精英的素質。

五月二十二日,日軍先鋒第一軍小西行長髮起進攻,僅用兩個小時即攻破釜山,一路勢如破竹,擊破各路朝鮮軍隊,僅半月之後就打到了漢城,第二軍加藤清正,第三軍黑田長政隨即跟進,一路打到了平壤,把朝鮮國王趕到了鴨綠江邊。

之所以寫得如此簡略,不是我偷懶,真的是沒辦法,翻閱中日韓三國史料,這段時間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一邊倒。

'1167'

總而言之,是朝鮮軍不斷地跑,日本軍不斷地追,甚至日軍不追,朝鮮軍也跑了,漢城不守,平壤也不守,仗打成這個樣子,要樹立正面形象,那是相當的難。

但後來的事實充分說明,不是日軍太堅強,只是朝軍太軟弱,建國二百多年,土匪都沒怎麼打過,除了自己折騰自己,搞點政治鬥爭,閒來無事啃啃人參,估計也就差不離了。

而日軍將領們的威名也就此樹立起來,在無數日本史料,如《日本外史》,日軍參謀本部所編的《日本戰史》等一系列記載中,日本將領們有如天神下凡,似乎談笑風生之間,就運籌帷幄,破敵千里。

特別是第二軍的軍長加藤清正,此人極其殘忍,戰場對壘不知所謂,未見有何高明,卻十分喜愛殺害平民,屠城放火。史料上說他是威名遠播,戰績豐厚,還取了個外號“虎加藤”,如此之精神,可謂無恥。

當然,根據日本人一條路走到黑的性格,這種無恥精神絕不會丟,那兩位在南京大屠殺裡,拿著武士儀,比賽殺害手無寸鐵平民的小軍官,被日本國內稱為“百人斬”的英雄,武士道精神的典範,還曾回到日本(戰後又被拉回中國斃了),給小學生宣講“光輝事蹟”,受到熱烈歡迎,而無數新的無恥之輩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