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2 / 4)

是戰爭,而這個時機,他已等待了很久。

正對著日軍進犯的方向,李舜臣率領艦隊出發了,他不知道將在哪裡遇到他們,他只知道,兩軍相遇之際,即是他名揚天下之時!

萬曆十九年(1591)六月十六日,李舜臣到達了他輝煌人生的起點——玉浦海。

停留在這裡的,是日本海軍主帥藤堂高虎的上百條戰船,當李舜臣突然出現之時,他著實嚇了一跳,但轉瞬之間,他就恢復了鎮定。

因為這個對手看起來並不起眼。 由於被人排擠,未能成為水軍統帥,李舜臣的兵力並不充足,手下戰船加起來還不到一百艘,而此次出征,艦隊規模更是微不足道,放眼望去,只有幾十艘板屋船(船上建有板屋),

看起來很大,實際上也就是個擺設,和日軍鐵甲戰艦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藤堂高虎笑了,主力尚且如此,何況這幾條小魚小蝦? 李舜臣也笑了,他知道,勝利已在掌握之中。 因為在我的手中,有一件必勝的武器。 此後的事情發展將證明,李舜臣昀厲害的才能並不是水軍,而是工程設計。 烏龜的戰鬥力 藤堂高虎沒有絲毫猶豫,他隨即釋出號令,幾十艘鐵甲戰艦開始向李舜臣軍發動攻擊。 由於敵人船隻實在太不起眼,日軍戰艦連炮都不開,直接向對方撲了過去,在他們看來,

對付這種破船,用撞就行,使用炮彈估計會賠本。 但當日艦靠近朝軍之時,卻意外地發現,那些板屋船突然散開,一種全新的戰船就此登

上歷史舞臺。 '1171' 站在艦隊前列的日軍將領掘內吉善,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種前所未見的怪物,當即發出

了驚呼: “龜!龜! ” 應該說,這位仁兄還是很有悟性的,雖然他第一次見,卻準確地叫出了這種秘密武器的

名字。 龜船,又叫烏龜鐵艦,該船隻整體,從船身到船頂,都有鐵甲覆蓋,而船頭形狀極似龜首,故得名龜船。 這船用今天的話說,是封閉式結構,士兵進入船隻,就如同進了保險箱,頭上罩著鐵甲,既能檔對方的火槍炮彈,平時還能擋雨,可謂是方便實用。 雖然這船的長相和烏龜很有幾分神似,但事實證明,真用起來,這玩意比烏龜要生猛得多,那可是真要人命。

在龜船的四周,分佈著七十多個火槍口,用來對外發射火槍,從遠處打擊敵人,而船隻的前後,都裝有鋒利的撞杆,用來撞擊敵船,大致是打不死你,也撞死你。

此外,龜船的船首帶有大口徑火炮,威力強大。更為難得的是,李舜臣虛心地向烏賊們學習,還創造性地發明了煙霧彈,追擊敵船之時,龜首可以發射炮彈,如果形勢不妙,龜首口中即釋放濃煙,掩護部隊撤退。

就這麼個玩意,遠轟近撞,打不贏還能跑,說它是超級烏龜,那是一點也不誇張。 不過事實上,這種全封閉式的戰艦也是有弱點的:由於外部無人警戒,如果被人接近跳上船(學名:跳幫),砸砸敲敲再放把火,那是相當麻煩。 當然,這個弱點只是理論上的,為防止有人跳幫,李舜臣十分體貼地在船身周圍設定了無數鐵鉤、鐵釘,確保敢於跳船者在第一時間被徹底扎透,扎穿。 總而言之,這種烏龜能轟大炮,能放火槍,能撞,渾身上下帶刺,見勢不妙還能吐煙逃

跑,除了不能咬人外,基本上算是全能型烏龜。 後來的艦船學家們一致認定,在當時,龜船是世界上昀為強大的戰艦之一。 藤堂高虎當然不知道這個結論,他只知道自己人多船大,佔據優勢,在短暫觀察之後,

他下達了全軍突擊令。 然而僅僅半個時辰(一個小時)後,他就下達了第二道命令——棄船令。 因為戰局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慘不忍睹。 '1172' 就在藤堂高虎下令攻擊的同一時刻,李舜臣也釋出了攻擊令,二十艘龜船同時發出怒吼,

當即擊沉五艘敵艦。 日將掘內吉善大驚失色,但畢竟人渾膽子大,他隨即命令日軍戰艦繼續前進攻擊,逼退敵艦。 可是更讓他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這群烏龜船不但不退,反而越靠越近,日軍這才發現情況不對,慌忙用火槍射擊龜船,卻全無效果。 於是接下來的事情就順利成章了,日艦不是被打沉,就是被撞穿,水軍紛紛跳海逃生,個別亡命之徒想要跳幫,基本上都成了人串,一些運氣不好的還掛在了龜船上,被活活地拖回了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