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矽魅聯盟,也只有頂級戰王擁有任命戰將與戰王的資格,而且所有原能轉換器都來自頂級戰王。其實,幾乎所有矽魅戰士都能控制與利用原能,最多隻需要加以訓練就能熟練的掌握原能轉換器。只不過,戰王沒有任命戰將的資格,也沒有多餘的原能轉換器,所以透過給予原能轉換器的方式來任命戰王與戰將,不但是頂級戰王的特權,還是頂級戰王用來駕馭部下的手段。說得簡單點,只有那些表現出色。對頂級戰王忠心不二的矽魅戰士才有資格獲得提拔。
關鍵就是原能轉換器。
對庫里亞來說,最無法承受的就是損失原能轉換器。
他手裡有幾千個矽魅軍團,幾千萬矽魅戰士,如果算上艦隊裡的,那就更多,所以犧牲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矽魅戰士根本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問題是。庫里亞手上沒有多餘的原能轉換器。損失一名戰將或者戰王,就意味著損失一臺原能轉換器,也就意味著失去了一個軍團的指揮權。
這才半個月!
照這個速度,再等半個月,也就是全部矽魅軍團登陸烽火星的時候,庫里亞將損失三分之一的戰將與幾乎全部的戰王。
沒有了戰王,這仗還能打下去嗎?
如果說,戰將是矽魅大軍的骨幹,那麼戰王就是靈魂。
其實。這跟矽魅聯盟的基本構架有關。
這就是,矽魅聯盟是由眾多種群組成,而且軍政合一。簡單的說,矽魅聯盟根本沒有文職政府,即便在和平時期,也由軍團負責管理。結果就是,矽魅聯盟被分成八個區域,八個頂級戰王各管一方。在頂級戰王之下。則是由成百上千的戰王所統帥的各個種群,而且每個戰王都有自己的管轄區域。在戰王之下是戰將統帥的部落。即戰將就是部落首領,可以在自己的部落組建軍團。雖然戰將是軍團的指揮官,但是隻有戰王能夠把轄區內的各個部落集中到一起,把數十個、甚至數百個軍團組成軍隊。也就是說,在以種群劃分軍團的時候,戰王才是真正的統帥。在大規模戰爭中。如果需要幾個種群的軍團協同作戰,也就得頂級戰王親自出面,或者是任命一個戰王擔任總指揮。透過這套體制,矽魅聯盟才團結起來,發揮出驚人的戰鬥力。也正是這套體制。決定了頂級戰王在矽魅聯盟的地位,以及戰王在矽魅大軍中的地位。
可以說,戰王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說得簡單一點,就算庫圖姆任命庫里亞為總指揮,庫里亞也只能給庫圖姆派來的那些戰王下達命令,無法直接命令這些戰王手下的戰將,更不可能指揮其他戰王的戰將率領軍團執行作戰任務。
更重要的是,戰王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在和平時期,一個戰王手下有幾十個戰將,而在戰爭時期,特別是在跟銀河系聯盟的全面戰爭中,一個戰王往往統帥幾百個戰將。
其實,這也是戰王統帥能力的極限。
即便是庫里亞,也就最多指揮幾百個戰將。
如果參戰的兵力太多,比如像這次,有幾千個矽魅軍團,一個戰王肯定玩不轉,也就需要其他戰王協助。
顯然,這正是庫里亞遇到的難題。
損失一些戰將,問題還不大,因為一名戰將可以同時指揮幾個軍團,而且一次投入戰鬥的軍團也不會太多。
問題是,如果損失了大部分戰王,這場仗就沒辦法打了。
庫里亞不得不承認,他遇到了一個極為厲害的對手,那個叫楊屹的傢伙已經找到了對付矽魅大軍的辦法。要不然的話,在過去的半個月裡,他手下的那些人類戰兵也不會頻繁發動襲擊。
要是再拖上半個月,庫里亞就只能放棄。
只是,已經有數千個軍團登陸烽火星,而且庫里亞也不能放棄。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調整進攻部署。
提前發動進攻?
顯然,庫里亞覺得這是下下策。
很簡單,人類戰兵頻繁出動,而且把矛頭對準了戰將與戰王,擺明了就是在迫使矽魅大軍提前發動進攻。因為沒有足夠多的戰將與戰王來指揮矽魅軍團作戰,所以就算有足夠多的兵力,也未必能夠攻下人類軍團的軍營。強行發動進攻,肯定會遭受慘重損失,甚至會導致難以預測的結果。
要知道,矽魅戰士的頭腦都很簡單。
如果戰鬥順利,那還好說,畢竟巨大的兵力優勢足以抵消矽魅戰士頭腦簡單的缺陷。如果戰鬥打得不順,特別是在進攻中遭受了慘重損失,投入戰鬥的矽魅軍團自亂陣腳,又沒有戰將與戰王站出來維持秩序,那麼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