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堂前後,共有三道門戶,前面兩道角門,分別由孟宗玉和林雪貞負責監視,後面測門可通西跨院,由李順負責把守——李順的武功雖然平常,但西跨院內有霍宇寰率同十名武師接應,不愁兇手由側門逃走。
羅永湘自己則挑了一處最隱密的地方藏身而待——那就是棺木的底座下。
一副考究的棺木,下面都有半尺的空隙,棺木下又有凳架承託,羅永湘在棺底加了一條方木樑,攜帶著兵刃暗器,舒舒服服躺在木樑上,對靈堂內的動靜,儘可一覽無遺。
除了他,連孟宗玉都遠遠匿伏在蓆棚外面,靈堂周圍五十丈內,再也沒有第二個人了。
偌大一座靈堂內,靜悄悄的聽不到半點聲息,只有夜風拂動神案前的素燭和棺木後“長明燈”搖曳的燈火燭焰,映著滿屋慘淡的白色靈幄,越發襯托得這屋子裡一片陰森寂寥。。
時間漸漸接近午夜了,遠處梆鼓,正敲著三更。
就在這時,一陣風過,靈堂左角門口,忽然出現一條人影。
羅永湘在棺木底下,雖然看不見靈慢外的情形,卻已被風聲驚動,心裡暗喜道:“好小子,你終於來啦月
一念本已,風聲再度入耳,右角門口也出現了一條人影。嘿!妙事成雙,居然一來就是兩個?
羅永湘有些感到意外,也微微有些緊張起來——如果對方兩人武功同樣精湛,自己一個人只怕要吃眼前虧。
想到這裡,輕輕轉動了一下身於,探手入囊,取出了一支“七巧黃蜂針簡”。
“黃蜂針簡”是旋風十八騎中的老四“巧手”韓文生,利用四川唐門的“奪命連環管”,改制而成,一簡藏針七枚,可以單放,也可以連發,確是以寡敵眾時最佳武器。
他剛將針筒準備好,靈慢外面兩個人已開始低聲交談起來。
只聽其中一人道:“這老騙子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這節骨眼上死了,這不是騙鬼麼?”
另一人道:“本來是,咱們從老遠趕來,總不能空跑一趟!”
“人死見屍。好歹咱們得親眼瞧上一瞧,才能相信,回去也好有個交待。”
“現在就動手?”
“你動手吧,老夫替你把風。手腳利索些,別弄出聲音,也不要留下痕跡。”
另一個嘿嘿笑道:“放心!幹這種事,咱又不是頭一次,保管幹淨利索,不留痕跡.”
說完,一掀靈慢,大步走了進來。
羅永湘急忙凝目望去,可惜藏身的位置太低,只能看見那人一隻腳,看不見上身與面貌。
那人腳上穿一雙芒鞋,小腿粗短,並且扎著護腿,舉步輕‘捷,不帶絲毫聲音。
羅永湘只看了一眼,心裡對來人的形狀已可推想到六七分了。
小腿粗短,表示此人身材不高,步履輕捷,說明此人輕功”必有過人之處。
至於那腳上的芒鞋和護腿,更無異指明來人的身份,不是僧侶,便是頭防。
一個佛門弟子,居然深夜擅闖民宅,開棺暴屍,而且還自稱已經不是第一次,這還算是個出家人嗎?
羅永湘心裡暗罵,不禁起了殺機,便想將“七巧黃妖針筒”放回囊中,另取貿道的“霹靂金梭”。’9
他手時屈時,不慎衣袖擦著棺底,發出了一聲極輕微的音響。
誰知那僧人的耳目竟十分敏銳,陡地停下腳步,一面側耳傾聽,一面蓄勢戒備,口裡哺哺道:“他媽的,難道有鬼不成……”
羅永湘連忙屏住呼吸,不敢再動。
另一人在靈慢外低聲問道:“怎麼了?有什麼不對勁嗎?”
那僧人道:“我好像聽見棺材裡有聲音。”
靈慢外那人低笑道:“敢情是金衝知道咱們來了,又活過來啦?”
@奇@那僧人道:“我真的聽見裡面有聲音,不是說著玩兒的。”
@書@靈慢外那人道:“真的也好,假的也罷,反正把棺蓋掀開,不就明白了嗎?時間不早,快些動手吧!”
@網@那僧人被同伴催促不過,只得又緩緩移步向格木走近,但每走一步,必停下來傾聽一會,步步謹慎,十分小心。
羅永湘屏息而待,直等那僧人慢慢走到棺木近旁,才舉起黃蜂外筒,對準他的左膝關節……
那僧人的膝蓋,就在針簡前不足兩尺距離內,羅永湘只須輕輕一按筒上機簧,七針雷發,萬無不中之理。”
一個人的膝蓋關節如中了黃蜂針,任憑有通天本領,也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