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4 / 4)

小說:宮廷醫術秘典 作者:紅色風帆

白芍、川芎各30克,地龍15克,肉桂1。5克。3劑。三天後,患者複診說:疼痛明顯減輕,並每天發作減至2……3 次,每次10秒鐘左右。原方去川楝子,續進3劑。藥後諸症悉除,隨訪至今未復發。

4 .向日葵盤治三叉神經痛

'方 劑' 向日葵盤100……200克(去子),白糖適量。

'制用法' 將向日葵盤掰碎,分2次煎成500…600克的湯,加白糖。每天早晚飯後l小時服下。若病情較重,可日服3次,服量也可加大一些。可根據病情靈活掌握療程。為防止復發,病癒後可多服幾日,以鞏固療效。

'功 效' 清熱解毒,逐邪外出。用治三叉神經痛。

'驗 證' 用本方治療三叉神經痛患者89例,其中,痊癒者82例;顯效者3例;有效者3例;無效者l例。

十一、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佈區內的疼痛,疼痛自臀部沿大腿後面,小腿後外側向遠端放射。起病多急,表現為下背部痠痛和腰部僵直感,及沿坐骨神經通路的劇烈疼痛。

1 .蠍蛇散治坐骨神經痛

'方 劑' 祁蛇(或烏梢蛇)、蜈蚣、全蠍各10克。

'制用法' 焙乾研成粉,等份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繼之每天上午服1 包,7天為1療程。每療程間隔3…5天,一般1…2個療程可顯效至痊癒。

'療 效' 用本法治療54例不同程度的坐骨神經痛,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經長期觀察,療效滿意,值得推廣。

'驗 證' 蔡,女,68歲,右下肢疼痛5年餘,經西醫診為坐骨神經痛,服西藥效不顯,於1987年8月求治於中醫,餘投蠍蛇散原方,經服2個月痊癒,隨訪至今未復發。

'備 注' 所治病例無很大反應,一般在藥後可有全身及患肢出汗或灼熱感,有的可出現短暫性疼痛及麻木,不久即消失。

2 .身痛逐瘀湯加味治坐骨神經痛

'方 劑' 桃仁、紅花、當歸、地龍各15克,川芎、甘草、沒藥、五靈脂、牛膝各10克,秦艽、羌活、香附各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l劑,分早晚2次,空腹溫服。

'療 效' 身痛逐瘀湯出自《醫林改錯》 。筆者運用本方加減治療本病140例,其中治癒96例(症狀完全消失,可參加正常工作);好轉32例(症狀基本消失或好轉,可做輕工作);無效12例(服本方3…5 劑,症狀無改善,而中斷治療者)。

'驗 證' 劉xx ,女,36歲,農民。病歷號6256 。於1984年3月25日初診。半年前患腰腿痛,症狀日益加重,疼痛自腰骶部沿右側大腿後外側向膕窩、足跟部竄痛,如針扎、火燒樣陣陣加劇,尤以咳嗽和用力大便時更甚,久治不效。檢查面色蒼白,表情痛楚,步態跋行,右側第二、三髓後孔及臀線中點和承山|穴有明顯壓痛,拉塞格氏徵(+ ) ,脈沉遲而緊,舌淡苔薄白。診為坐骨神經痛。證屬寒凝氣滯,痕阻脈絡,治宜化癖通絡,溫陽散寒,除痺止痛,投以身痛逐痕湯。原方減秦艽,加桂枝、延胡索各15克。3劑。藥後疼痛大減,繼用原方又進6劑,諸症皆除而治癒。1年後隨訪,未再復發。

'備 注' 氣虛血弱者減五靈脂、香附,加黃芪30…50克,熟地10…15克;脈數微熱者減羌活,加黃柏15克;脈浮風重者加防風15克;脈緊寒重者減秦艽,加桂枝15…25克;脈緩溼重者加蒼朮15克;伴腰脊痛劇者加三七末3克(沖服);便秘者加何首烏15…25克;病久肝腎兩虧者減羌活、五靈脂,加狗脊、巴戟天各15克。

3 .薏苡附子散合芍藥甘草湯治坐骨神經痛

'方 劑' 慧苡仁60…90克,制附子(先煎)、灸甘草各10…30 克,海風藤、川牛膝各10克,赤芍20…40克,黨參15…30克,當歸10…20克,秦艽12…18克,雞血藤12克,

'制用法' 每天一劑,水煎,分早晚服。

'療 效' 經本方共治23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