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12小時去之。可根據病情次晚再用1次。用量應按患兒年齡,病勢而酌情變更。
'功 效' 導熱下行。
'驗 證' 治療98例,均獲痊癒。小兒年齡越小,其效越捷。
'備 注' 引自1990年《浙江中醫雜誌》(7)。
3 .口炎散治口腔炎
'方 劑' 山豆根、大黃各30克,黃連15克,人中白2克,青黛20克,砂仁10 克,孩兒茶、枯礬、沒藥各15克,冰片3克。
'制用法' 上藥共研細末,過100目篩,裝瓶消毒備用。口腔消毒,用2%龍膽紫調敷患處。
'功 效' 消炎止痛。
'驗 證' 治療26例,全部治癒。
'備 注' 引自1985年《四川中醫》(4)。
4 .青砂散治口腔潰瘍
'方 劑' 青黛、硼砂各30克,龍腦薄荷末15克,人中白30克,玄明粉15克,孩兒茶30克,馬勃15克,冰片6克。
'制用法' 上藥共研極細末過細篩,裝瓶備用,勿洩氣。用冷鹽開水含嗽後,取藥粉撒敷患處,每日3次,口腔內不易撒佈之患處,可用蘆管吹之。
'功 效' 清熱解毒,生肌止痛。
'驗 證' 治療百餘例,全部治癒。輕者1天,重者2…5天即愈。
'備 注' 引自1983年《河南中醫》(5)。
5 .五倍青黛散治口腔炎
'方 劑' 五倍子5克,青黛,冰片各7。5克,月石10克,人中白12。5克。
'制用法' 上藥共研細末,貯存備用。區域性(患部)外敷,每日2或3次。
'功 效' 清熱、消腫、止痛。口腔炎,齒齦炎。
'驗 證' 治療口腔炎24例,齒齦炎8例。24例阿弗他性口腔炎,經外敷3…5次後治癒。
'備 注' 引自l965年《中醫雜誌》(11)。
6 .二石青黛散治口瘡
'方 劑' 青黛4克,硼砂、玄明粉各1。4克,煅爐甘石、煅石膏各1克,雄黃0。6克,煅人中白1克,冰片0。4克。
'制用法' 上藥共研極細末,貯瓶備用。先用茶水漱口,取藥粉撒敷患處瘡面,日l或2次。
'功效' 清熱解毒,斂瘡止痛。
'驗證' 屢用效佳。
'備註' 引自《外治匯要》 。
7 .礬黛散治鵝口瘡
'方劑 白礬20克,大棗10克,苦瓜葉、青黛各10克,冰片3克。
'制用法' 將大棗去核,將白礬打碎放在大棗中,置瓦上煅至白礬枯白,大棗焦黑為度。冷後再加苦瓜葉研末,然後加冰片,青黛再研至無聲為度,瓶貯備用。用時先用冷鹽水含漱後,取此藥粉撒敷患處,每日1…2次。
'功效' 消炎、斂瘡、止痛。
'驗證' 用治上症,效果良好,一般2…3天即可痊癒。
'備註' 引自《外治匯要》 。
六十七、慢性喉炎
慢性喉炎乃系以長期聲嘶、喉乾燥及有粘痰不易咳出為主的一種慢性喉部疾病。其病因,多繼發於急性喉炎,過度使用聲帶,不良外界環境刺激,菸酒過度以及全身和區域性迴圈、代謝障礙等,皆為本病致病因素。
1 .爽喉飲治療慢性喉炎
'方劑' 太子參30克,生地30克,懷山藥30克,荊芥6克,連翹衣15克,桔梗6克,牛蒡子10克,射干6克,玄參15克,山豆根10克,胖大海10克,金果橄10克,蟬衣6克,殭蠶10克,廣地龍10克,杏仁10克,升麻6克,木蝴蝶6克,甘草10克。
'制用法' 每日1劑,水煎3次服分3次服。42劑為1個療程。後期可制丸服。
'功效' 清熱解毒,益氣養陰。
'驗證' 李某某,男,34歲,農民。聲音嘶啞伴喉部不適3年餘。有吸菸史和急性喉炎史。時感喉咽乾燥,發癢嗆咳、咯痰少而不爽,音啞多在下午加重。曾經某醫院耳鼻喉科檢查,診為慢性喉炎,服中西藥及日腔超聲霧化吸人治療,效果時好時差。近來因淋雨感甘,咳嗽、聲啞加重,並增咽痛。診脈浮數,舌紅少苔,頭昏鼻塞,不發熱。查喉咽部枯膜充血,診為慢性喉炎急性感染髮作,初擬桑菊飲化裁以疏散風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