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4 / 4)

小說:宮廷醫術秘典 作者:紅色風帆

的2 層紗布條將眼蓋好,然後在眉上一橫指往下,鼻上一橫指往上,兩邊至太陽|穴區域內將藥膏敷上,眼區可稍厚一些。敷後靜臥,待藥膏自然乾裂時為止。每日敷藥1次。

'功 效' 清熱明目。治近視眼。

'驗 證' 治療298隻眼,顯著進步143只,進步129只,無效26只。

'備 注' 引自1975年《遼寧醫藥》(I)。

(五)|穴貼寧

'方 劑' 細辛、樟腦各1。5克,龍腦1克。

'制用法'上藥共研細末,過l40目篩;人冬綠油1克,辣椒浸膏0。5克,凡士林14。6克,羊毛脂8克,攪攔均勻,最後加人麝香0。3克,充分混合,用石蠟油適量調節稠度,密閉備用。每次取小米粒大小的藥膏放人耳|穴上,外用膠布固定,取主|穴為:肝、腎、脾、眼;配|穴為:交感、枕、近視3 、近視4 、新眼點、後眼。每次貼主|穴加配|穴1或2個,5天換貼l次,並檢查視力,3次為l療程。

'療 效' 芳香通竅,提高視力。中小學生近視眼。

'驗 證' 治療160例,318眼(均經電腦驗光後確診),平均年齡13歲,經治1…3 療程後,視力提高1。0 或3行以上者l46隻眼;視力提高l行以上者103隻眼;無變化者58隻眼,視力下降1行者35隻眼。

'備 注' 引自1987年(山東中醫雜誌》(6)。

六十三、耳病

中耳炎俗稱“爛耳朵”,中醫稱為耳疳、耳溼等。臨床以耳膜穿孔,耳內流膿為主要表現。是耳科的常見病。

化膿性中耳炎,古稱“膿耳”。臨床以耳內反覆流膿為特徵。本病病程纏綿,且常反覆發作。尤以兒童為多見。

多因淚水、奶水、嘔吐物、洗澡水,或游泳,使水殃及中耳;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時酸性分泌物沿耳咽管進入中耳道等因素,以致耳鼓室發炎所致。

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則耳內呈搏動性跳痛,體溫升高,聽力減退,一旦鼓膜穿破,使膿液從外耳道流出,則疼痛減輕;慢性則多由急性失治,遷延而來,患耳反覆流膿,聽力減退,每遇外感則耳痛加劇。且或伴有全身性症狀。

1 .治耳靈治療化膿性中耳炎

'方 劑' 川黃蓮粉3克,黃柏粉1。5克,紫草粉1。8克,氯黴素1克,四環素0。75克。

'制用法' 將以上各藥粉混合,過80目篩,後裝瓶備用。用前先把患耳用3%雙氧水洗拭,再用細棉棒將耳擦乾,然後把治耳靈粉少許吹人耳腔中,每天用藥1 次。

'療 效' 治化膿性中耳炎。

'驗 證' 讀《新中醫》1981年第12期“治耳靈治療化膿性中耳炎”一文後,筆者效法加減用於臨床,治療3例,療效滿意。應用治耳靈時,餘將紫草粉更換為青黛粉以除溼收斂,疼痛者略加紅花末,效果更佳。

2 .耳疳散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方 劑' 已出蛾蠶繭10個,冰片0。15克。

'制用法' 將繭殼剪碎,置瓦上煅存性,加人冰片,共研極細末,貯瓶中備用。取耳疳散少許,吹人耳中,每天2次。

'療 效' 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單純型。

'驗 證' 翟某,女,40歲。患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已30餘年,耳中流膿不絕,時增時減,同時伴有頭暈頭痛、兩目發脹等症。外用耳瘡散吹耳,每天2次。內服藥:珍珠母30克,菊花、鉤藤、生地、女貞子、潼白蒺藜各10克,牡蠣、紫花地丁各1克,丹皮6克,銀花12克。每天1劑,每劑分兩次服用。內服外用同時進行,共用藥7劑,頭痛頭暈、兩目發脹好轉,耳中流膿停止。仍以原法續治20天,療效鞏固。

3 .礬冰散治中耳炎

'方 劑' 枯礬5克.冰片3克。

()免費電子書下載

'制用法' 共研極細末,裝瓶備用。用時先以雙氧水沖洗外耳,棉籤吸乾。再取本藥少許,吹人耳內,每天1次,連用3次即愈。

'功 效' 主治急、慢性中耳炎,聽力減退,有膿液外溢者。

'驗 證' 《新中醫雜誌》1987年第11期刊登的“治中耳炎驗方”,確實有效。經治2則,分別於2…3天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