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3 / 4)

小說:宮廷醫術秘典 作者:紅色風帆

竭、芒硝、鬱金各等份。

'制用法' 上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視腫塊大小,剪一比腫塊稍大的紗布塊,先塗上調和劑,後撒上藥粉,敷貼於腫塊上,外用膠布.固定,隔日換藥1次。敷後患兒均無不良反應。

'功效' 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驗證' 治療51例,除l例中止治療外,餘50例全部治癒。外敷次數最多為27 次。

'備註' 引自1986年(湖北中醫雜誌》 (2 )。

3 .歸芍煎治小兒肌性斜頸

'方劑' 當歸、赤芍、紅花、澤蘭、威靈仙各10克,透骨草、伸筋草、香樟木、五加皮各15克。

'制用法' 上藥加水煎取濃汁,備用。上藥汁趁溫,用毛巾浸潰,在患部作溼熱敷,每日1或2次。注意不要燙傷,並配合按揉硬結塊處。

'功效' 祛風除溼,活血化瘀,消腫散結。

'驗證' 屢用皆效。

'備註' 引自《外治匯要》。

四十六、骨髓炎

本病是一種毒氣深沉,餘毒血行感染或外傷骨骼、附著於骨的深部膿瘍,即化膿性骨髓炎。多因病後感染邪毒所成。臨床以區域性腫瘍、附筋著骨,推之不移,疼痛徹骨,潰後膿水淋漓,不易斂口,可成竇道為特點,多發於10歲以下男孩。

1 .萍鰍膏治療骨髓炎

'方劑' 鮮萍全草30克、活泥鰍2條。

'制用法' 泥鰍用水養24 小時,保留體表粘滑物質,洗後再用冷開水浸洗1次。將鮮萍、泥鰍一起搗爛敷患處,每天1次,2 周為1個療程。

'療效' 共治骨髓炎56例,痊癒51例(症狀消失,瘡口癒合),無效5例 。痊癒病例,瘡口癒合最早12天,最長43天,一般23…32天。多數患者經5…9天治療,創口很快縮小,腫脹疼痛消失。其中有死骨11例,2 例手術取出死骨,9例換藥時取出死骨。

'驗證' 駱xx ,男,29歲1983年9月6日診。左拇指膿瘍切開排膿後一直不愈,已27 天。X線攝片示左拇指末節急性骨髓炎。用青、鏈黴素治療l周無效,遂來求診。用上方治療2 個療程,瘡口癒合。隨訪3 個月, X線攝片複查正常,6 個月後能參加工作。

2 .麝香散

'方劑' 麝香、牛黃各6克,殭蠶30克,蜈蚣3條,血竭、冰片、硃砂各6克。

'制用法' 上藥研極細末和勻,貯瓶備用。用時取藥粉少許外敷傷口及死骨上。

'功效' 腐蝕死骨。

'驗證' 屢用有效。

'備註' 引自《奇難雜症》 。

3 .紅藍藥捻治骨髓炎

'方劑' 白砒、明礬各30克,雄黃10克,|乳香、硃砂、冰片各6克。

'制用法' 將砒礬二藥研成細末,人小罐內煅至青煙盡,白煙起時,停火放地一宿,取出研末加硃砂、雄黃、|乳香、冰片共研細末,米糊為條。用時取藥條塞人竇道,瘻管。

'功效' 活血化瘀,解毒止痛,腐蝕瘻管。

'驗證' 臨床屢用,療效顯著。

'備註' 引自《奇難雜症》。

第三篇婦科常見疾病防治秘方

一、流產

懷孕後由於體質虛弱或受跌撲外傷,導致蔭道出血,量不甚多,嚴重時可見腹痛腰痠,小腹墜脹,即為流產徵兆。中醫稱之為胎漏、胎動不安。而墮胎或流產在3次以上者稱為習慣性流產,中醫稱滑胎。是腎虛或兩次懷孕間隔過短,元氣未恢復的緣故。

1 .玉米嫩衣治習慣性流產

'方劑' 玉米嫩衣(即緊貼米粒之嫩皮)。

'制用法' 懷孕後每天以1個玉米嫩衣煎湯。代茶飲,飲到上次流產期則用量加倍,一直服至分娩為止。

'功效' 固攝安胎。

'驗證' 據《家庭醫生》雜誌介紹效果理想。

2 .母雞黃米粥治習慣性流產

'方劑' 老母雞(4年以上)1只,紅殼小黃米250克。

'制用法' 將雞宰殺去毛及內臟,煮湯,用雞湯煮粥。可連續服用。

'功效' 益氣養血,安胎定志。用治習慣性流產。

'驗證' 據《續名醫類案》 介紹:“龔子才治一婦,每懷孕至三月必墜,不肯服藥,以此方數服胎固,至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