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部分(2 / 4)

小說:狼行三國 作者:這就是結局

苛責下屬,他要做到的事情很簡單,犯過一次的錯誤絕不會再犯第二回!此次見曹軍大軍壓境勝負之勢已再難更改,劉璋並未像另一個時空之中的那般選擇開城納降,當然也未如劉毅所願用堅壁清野之策據城死守,他的這個選擇出乎了朗生的意料,便是棄城而逃……

漢中太守府中大堂之上數輪歌舞過後張虎對其極為讚賞,以子才的學識所言自是有理有據,且表現出了極高的鑑賞水平,令得同樣jīng善此道的張魯也是心中佩服,劉毅將手下這個大才稱為全才絕不為過,張虎學問之深,見聞之廣博確是張魯平生所僅見的。

一番言談之後,張魯又將子才請入書房之中用茶,並在此揮退了zuoyou只剩二人獨處其間,顯然此時才到了今rì二人相見的關鍵之處,張魯此舉便是在表示自己對張虎的信任與極大的誠意,且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他也可以無所顧忌的暢所yù言,以爭取最為有利的局面。

“子才先生,燕王讓先生前來漢中定有要事所託,魯不敢對燕王心意妄加揣測,還望先生直言之。”品評了一番茶道之後張魯終於開始進入正題,以他對劉毅的瞭解此人一定會給予張虎與此事之上的絕大許可權,依據便是眼前的形勢,燕王是絕不會再加任何拖延的,既是如此自己面對張虎等若面對劉毅,倒並不在意誰先出言了。

“以張侯之智,與此前形勢只之下豈會猜不到燕王心中所想,益州局勢已是難以翻轉,可曹孟德縱使得到此處亦要花費很長的一段時rì去籠絡人心,燕王要的是蜀地不安,而能令其不安最佳莫若雄關在手進可攻退可守便如當rì虎牢一般!若放在別時以葭萌關之險難以下之,可今時今rì卻是不同,蜀將張繼遠嚴仲洛對劉季玉皆是忠心耿耿,絕不會與曹賊為伍,只要燕王招之便有奇效,可在其中卻是隔了張侯的漢中之地,此番張某前來便是受之重託,燕王必要漢中。”張虎聞言微微一頓方才出言,亦是如張魯一般看門見山,並無任何遮掩。

“哦,以先生之言,無論此番張某如何為之,燕王對漢中都是勢在必得了?甚至不惜兵戎相見?”張魯雙眉一挑,不由面沉如水的寒聲道,其實張虎之所言並未在其意料之外,但其心情絕非如面上所顯的那般沉重,換作旁人如果這般之言未免太過迂直,可在子才言及卻是別有一股誠意,張魯想要爭取最大的利益就要展現出足夠堅定的立場與決心,如此發問也是希望能儘早看出對方的底牌所在!

“不瞞張侯,此亦為可能之一,但在虎之心中此舉無論對燕王還是張侯都絕非上善之道,便以我軍在司州的兵力不須其由各州一兵一卒亦有取下漢中之能且虎牢在手張某不懼曹孟德會有如何舉動,不過真若如此想必兗州亦是自顧不暇,此處張侯當不會不知,但觀漢中之險我軍縱勝亦是慘勝,因此不到逼不得已虎決不願見燕王與張侯對立,該當謀求兩利之法才是。”張虎的語氣態度依舊是平和有禮,可在言語之中卻也體現出了強硬的姿態,只不過在他嘴中說出便只是陳述一個事實,不會讓人有咄咄逼人之感,分寸是需要jīng心拿捏的。

“兩利之法?尚請子才細言之以解我疑惑!”張虎的直接略略有些出乎張魯的意外,以其身份名望似乎應該表達的更為含蓄才是,可他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做法也是自己如今可以接受的,對方如此他便可依樣畫葫蘆,張虎的語氣之中充滿自信倒並未讓他覺得自己收到了輕視,此時但在司州便有著二十餘萬的jīng銳燕軍,倘若大戰真起恐怕無人會看好漢中一方,況且此人也承認了自己能給燕軍帶來極大的損失,也更表現了他的誠意所在,因此神情語氣不變,又再問道。

“張侯祖上乃是助高祖成就帝業的留侯,是為大漢世代忠良之家,今我主以燕王隻身輔佐國事,為漢室大義所在,張侯若能效法先祖則必成大漢一段佳話,世人提起當莫不謂之良臣也!且虎便在漢中亦聞張師君五斗之名,此乃我華夏自古所傳,燕王亦希張侯可將之發揚光大,此處當rì信中已然言明,以燕王之聲譽向乃一言九鼎之人。我主得漢中便可進而掃清天下重振大漢聲威,而張侯與漢中既可不負祖上之志青史留名又能一展心中抱負,豈不為兩利?”子才此時面帶微笑的侃侃言道,似乎一點也未因張魯深沉的面sè而有所掣肘。

張虎此言漢中文武之中也曾有人曾對張魯言及,雖不及子才周全可語義卻明,張公祺對此並無異議,但倘若沒有必要的條件加以保證,此二處便算說的花團錦簇亦是鏡花水月罷了,到時人在屋簷下便是不得不低頭,此言並非他心中所想聽見的要點,當即便要出言。

“張侯久鎮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