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部分(3 / 4)

小說:狼行三國 作者:這就是結局

的關鍵所在,待到天明之時關羽等將幾番嘗試也無法突破高順遼東軍的陣勢之後,揚州軍士卒便如同潮水一般退去!

來如風、去如電,攻擊不果之下劉備諸葛亮的應對亦是十分迅速,過馬嶺中並無燕軍先行安排的伏兵,這一點足以證明他們之前的戰略選擇是正確的,種種迷惑對方的手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難弄清為何劉毅來的如此之巧的原因,可劉玄德與孔明卻都知曉以眼下戰局快速撤軍已經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否則燕軍一旦將魯國曹軍擊潰,他們便未必可以退回揚州,就是此時這後撤之路怕也絕不好走。

于禁曹仁二將奮力率軍突圍進行了整整一夜一天,處在過馬嶺與魯國之間的高覽疾風軍承擔了其中最為沉重的壓力,曹營兩大名將聯手出擊,士卒人人用命奮不顧身,燕軍的騎軍與遼東軍又盡數趕往援助燕王,戰局最為激烈的時刻曹軍與揚州軍之間的直線距離只有短短的三十里!可就是這三十里成了他們始終無法跨越的鴻溝天塹!

司州一戰高覽率領三萬虎衛營將士僅憑營寨之力便阻擊了其時二十萬韓張聯軍達三日之久,付出巨大傷亡為劉毅圍殲敵軍的部署贏得了最為寶貴的時間!如今換做疾風軍將士那種巋然不動的守勢也被高覽帶到了軍中,士卒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堅實無比的牆壁,北平營甚至是朱雀營全力出擊加以牽扯也給曹軍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眼見南方的火光與喊殺之聲漸漸消逝,于禁與曹仁二將也不得不壯士斷腕放棄魯國而走,往西南方向遁入豫州地界。突圍不成之下再想據城而守已是難能,況且如此而為死守與守死之間就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燕軍見此只是不失時機的隨後掩殺,這陣追擊戰又再延續了將近兩日之久,於曹二將數度親自上陣斷後渾身浴血方才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略略拉開了與追兵的距離,而與此幾乎同時,虎豹騎全力趕往荊襄之地,負責監視其行動的鐵騎營各營自然全力加以追剿,他們要確保此時正攻擊南陽義陽等地的張繡黃衫軍不受敵軍突襲!燕王軍師與此都曾數度提醒,眾將豈敢疏忽大意?更要接機蠶食曹軍兗州各處。

虎豹騎牽扯了鐵騎營主力的注意,陳留曹昂亦窺機揮軍而退,自劉備大軍前來到陳留魯國兩處曹軍重兵集團的退卻,種種跡象表明這定然不是對方的一時之為而是早已安排好的戰略。恐怕曹操在被魏延的子午奇兵盡焚軍糧的一刻就意識到了兗州戰局已然難保,強行堅守下去只會將此處的十數萬精銳喪在此間,雖說還有劉備的揚州軍前來策應但曹孟德這般的梟雄怎會將自身的命運完全寄託在他人身上?

且不論曹昂司馬懿等人用夏侯淵曹純部虎豹騎主力出擊荊襄為聲東擊西之法調開燕軍鐵騎營,便是曹仁于禁二將在突圍之時也是做好了兩手準備的,假使劉備人馬可以順利前來接應他們便能合兵一處實力大增,但誰又敢保證在劉毅等人的面前揚州軍的戰略就能如此順利的得以實現?勢若不可為他們也要為手下數萬將士留下退路!

其實早在漢中戰局翻轉之時這場劉毅曹操之間的角力便已然分出了勝負,關鍵就在燕軍能夠藉此取得多大的戰果罷了,西線戰局一垮兗州定難保全,劉毅郭嘉賈詡龐統等人對此亦心知肚明,朗生親自領軍來此,文和士元率白虎玄武二營日夜兼程的目的只有一個,盡全力打擊劉備遠來大軍的有生力量,同時確保燕軍在兗州戰場上的勝勢不可動搖,劉毅要的不僅是實地,更要給曹軍精銳以毀滅性的的一擊。

劉備諸葛亮下令大軍加速後撤並不僅僅因為劉郎生親來在過馬嶺對他們做出的有力阻擊,更關鍵的原因還是漢中軍情傳到了揚州軍中,假若這個訊息他們能早先獲得很可能劉玄德就未必有此膽量再率軍直入了,燕王封鎖訊息的舉動在此也有了不小的收穫,雖說獲得敵軍突襲過馬嶺的訊息有著一定的偶然因素,但卻也是必然之中所藏!

整個兗州一戰劉毅殲敵的第一重心便是曹軍那支精銳的騎兵力量虎豹騎,在他掌握了大漢幾乎所有的產馬之地後,一旦將這支敵軍殲滅或是殲其大部曹操就休想在數年時間之內恢復過來,燕軍騎兵的優勢亦會越發突出出來!在冷兵器時代的交鋒之中,擁有了騎兵的優勢就擁有了機動性上的主動,這將對今後的戰局取得深遠的影響。

故此郭嘉才會下令鐵騎營主力全力追剿夏侯淵,一來貫徹燕王的殲敵思路,二也是為了張繡黃衫軍主力對荊州的攻擊不受干擾,在漢中兗州二處戰局大致確定之時,荊襄之處就會成為燕軍下一個重點打擊目標,與此處奉孝的把握不會出現半點差池!東西兩線同時開戰燕軍盡皆取得主動,劉毅便不會再給曹操任何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