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如同一個迴圈週而復始。直到rì頭漸漸西落二人方才意猶未盡的結束了這場父子之間難得的交流,除了一探次子心意之外劉信的武學天分是的的確確讓朗生吃驚,他的很多見解都是自己在沙場百戰經歷生死之後方能逐漸總結出來,且更多的心得劉信都能一聽即明,這一刻劉毅深信假以時rì次子與武道必能超越自己。
自魯國回京輾轉近千里,荊襄壽chūn兩地戰局進行的同時劉毅一行走州過府行進極快,不半月已然渡過黃河到了冀州幽州之交,在此半月之內燕軍按照魯國的戰略部署調動亦極為頻繁,西涼營、幷州營、白馬營全力挺進,沒有給夏侯淵曹純等人側擊張燕黃衫軍的機會,有了這三支騎軍主力護衛在側,張雲渺對義陽的攻勢便毫無顧忌。倘若不是劉毅下令意在以堅城吸引曹軍兵力加以殲滅的話,恐怕此時這義陽城便已在黃衫軍手中。至於壽chūn之處趙雲已然親自趕到,總領太史慈的北平軍、高覽的疾風軍及高順的遼東軍對此形成三面合圍之勢,此二處燕軍並未急於發動總攻,一是要等待器具所更為jīng良的器械以減少士卒的傷亡,二來一眾謀臣也在籌劃著為劉毅登基之事造勢。
這一路劉毅並未隱藏自己的行蹤,兗州之地方剛平定倒還好還好些,可到了青州之北尤其是渡過黃河之後自發前來勞軍的百姓可謂絡繹不絕,很多人甚至拖家帶口從百里之外趕來好一睹燕王的風采,一眾州縣也皆以迎接劉毅一行下榻為榮,北平的風聲動靜頗大,這人言之事傳的極快,各地民間亦隱隱約約有了大漢即將另立新君的傳言,不過在燕地百姓心中燕王與皇帝也根本就沒有太大的區別。見沿路如此景象,朗生心中亦不禁感慨萬千,自起兵以來近二十載終是有所回報。
這種情形越往北地還越來越盛,尤其快到幽州之時百姓們的熱情已然被徹底激發出來,凡燕王一行所過之處都可聞聽震天價響的萬歲之聲。這些百姓到底是官府組織還是自發前來從其面上興奮的神sè就能加以分辨,作為劉毅最早的領地,幽州此時民生之富為天下之冠!
安縣,原本是劉毅與袁紹實力之間的一座重鎮,先後有韓猛與呂威璜兩員袁軍戰將在此戰死,如今更加厚實的城牆之上還能看出當rì鏖戰的痕跡。只不過以往的硝煙早已散去,代之而起的是更加的繁榮興盛,整個城池的規模擴大了將近一倍有餘,人口亦是數年前的三四倍之多,如此的變化絕不僅僅存在與此地,幽州、冀州、幷州像這樣規模的城市不在少數,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燕王治下的富足。
與路之中劉毅還是維持著一向的習慣,他並不願意坐在豪華舒適的車仗之上前行,騎在烏雲蓋雪之上賓士在自己治下的廣袤江山,享受萬民歡呼的熱情,親眼目睹他們的生計家庭對他而言顯然更有成就!這一rì快到午時安縣城牆已然在望,劉毅奔行在佇列最前,劉信、涙無痕、管亥、李元霸及暗一皆在其身後四周護衛,朗生目力極佳,遠遠望見前方一列人馬緩緩而來,領頭之人竟是坐鎮北平的戲志才。
返京途中書信來往並無便利,況且似新帝登基這般大事業不便在紙上提及,無論北平之中聲勢如何,此事最終還要看燕王的態度,而在此次擁立新帝的過程中,戲志才又是最為堅決的一個,橫豎北平並無動盪還有世子坐鎮,他便要早一步前來迎接燕王順便堅定其登基為帝的決心,劉毅的心思他心中亦是深知,不過眼下時機已然到來。
“哈哈哈哈,一別十月,孤心中極為掛念,今見志才氣sè上佳,當也可放心了。”看見燕王旗號,戲志才率先打馬上前相迎,劉毅亦是快馬加鞭,自黃巾亂起二人相隨十數年,如今戲志才前來的用意朗生又豈能不知,阻止了軍師下馬行禮的舉動之後便是大笑言道。 ; ; ;狼行三國1066
“聞聽我軍大勝,燕王北歸,志才心中難以自抑,此仗既勝,青、兗、豫及雍涼漢中之地將在我軍手中穩如泰山,曹劉孫等人再無與大王抗手之力久後必將一一為我軍所擒,想當年黃巾亂起天下紛爭,皇室不振民生凋敝,而今我王擊破群雄重興朝綱,正可藉此而威加四海,豈能不來遠迎大王凱旋?”戲志才話語之中亦是極見豪情之處,十餘年的紛爭廝殺,劉毅終於將大漢三分之二多的疆土掌控手中,後方的富足與人才興盛使得新得之地與燕地一般也就是年月之功,燕軍百萬大軍虎視天下,江山一統的契機數十年間從未似今rì一般清晰過。
“此戰之勝還在三軍士卒用命,各人戮力同心,加之老天始終待孤不薄方有今rì之果,不過此時言四海一統還為之過早,曹劉孫三方合力為之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