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間差也成了此戰雙方優劣的關鍵!四萬虎衛軍面對六萬曹軍不但沒有落於下風反而隱隱有壓制之勢,燕軍王牌的戰力被壓抑良久之後的爆發當真猛烈如雷!而半個時辰之後快馬軍情的傳來亦讓他掌握到了張合如此而為的真正原因,他們根本就沒有太多衝破阻截馳援漢中之意或者說並不是以此為主,張雋乂的心意怕最多還是在徹底消耗自己統領這路阻援之師。
可說夏侯元讓的猜測雖不全中亦猜了了大概,在張虎給張合下達的軍令之中便有不惜一切代價殲敵之言,此時的燕軍並不怕與敵軍形成消耗,且在長達兩年的連續作戰之後曹軍的疲態已然開始展現出來!再加軍糧被焚的打擊,燕軍在漢中發動全線反攻的時機已經成熟,一旦被其退回蜀中再想對之造成巨大殺傷便難如登天,他們要將對自己有利的條件發揮到極致加以利用,為日後的戰局贏得更多的籌碼。
不過縱然夏侯惇看出張合的用意卻畢竟晚了一個時辰,在虎衛軍有意為之之下這段時間雖還不夠他們形成絕對的優勢但也足夠將敵軍緊緊糾纏了。十萬大軍絞殺一處勝負難分,任何一方想要全線退卻豈是易事,稍有不慎便會使得原本的相持之勢變成一面倒,若真的形成那般情形曹軍的下場可想而知!因此夏侯惇就算明知張合的戰術也不得不將手中兵力盡快投入戰場以期在夜戰之中儘快擊退敵軍為撤退爭取有利的時機,一旦天明他要面對的可就不止張合一軍了。
早在進軍漢中城的途中曹軍就領教過馬超龐德所率司州鐵騎的戰力,可能在配合的默契程度與經驗上這支騎軍比之燕軍鐵騎營和己方的虎豹騎還有著些微的差距,但在這漢中之地曹軍卻缺少與司州營正面抗衡的機動力量!夏侯惇亦要精心選擇作戰的地形對其衝擊力加以限制,在此處漢中多山的地貌給了他不少發揮的空間,亦將之運用的極為巧妙,否則他也擋不住張合馬超二將多日的衝擊!但眼前的戰局如果按這個勢頭髮展下去和虎衛軍纏戰一處的曹軍無法列成厚重的陣勢對司州營加以限制,對方強大的衝擊與機動能力便能徹底的發揮出來,到時兩軍配合一處他就沒有信心可以將之擋住了。
但張合既然敢如此為之就是對自己麾下這支勁旅有著絕對的信心,以曹軍士卒的戰力而言虎衛軍想要在人數不佔優的情況下將之徹底擊潰他沒有把握,可將之牢牢拖住幾個時辰堅持到天明卻並不困難,也許在這個過程之中他的傷亡比之敵軍以不遑多讓甚至還要有所過之,但這些損失在天明之後司州營加入戰團之時定能得到補償!
再將手中的萬餘士卒投入戰場,曹軍依靠人數上的優勢已然將初始不利的勢頭扭轉過來,可夏侯惇的面上卻沒有半分喜色,虎衛軍以寡擊眾卻還是信心十足,眼前的戰局他根本無法在天明之前擊退敵軍,似乎擺在他面前的道路也只剩下了一條!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城中會師
() 兩軍交手呈膠著之勢時率先退卻的一方必定會處於被動,對沙場宿將而言此乃基本的軍事常識,倘若軍情緊急他們也要先行全力出擊將對方稍稍逼退之後方可後撤,夏侯惇見機之下將手中剩餘兵力全數投入便是為此,可張合此番出擊的目的就在於將對方緊緊糾纏以利馬超龐德的司州營建功,如今見對方增兵衝擊便能大致把握敵將的心意,此戰之中他的優勢有二,一為虎衛軍之前隱藏的戰力,二便是訊息傳遞快慢的差距,也正是因為這兩點才使得夏侯元讓在判斷之上出現了些微的失誤,而想要將之糾正過來不付出一定代價定難實現。更新快無…彈…窗純…文…字
面對敵軍優勢兵力的衝擊,虎衛軍絲毫不加退讓的針鋒相對,也許放在平時他們還會借厚重之勢稍緩對方的銳氣,但今夜卻絕不會如此,敵軍表現的強悍他們就要比之更為強悍,除非血濺五步身死當場否則便是寸步不讓,且後援士卒隨時都會接替同伴倒下之後的空檔!在這般氣勢之下加之壓抑已久的戰力爆發使得虎衛軍牢牢頂住了夏侯惇部的全力突擊,並透過不斷變化的陣型將對方緊緊纏繞!
假如將眼下曹軍比作一支巨象,張合的虎衛軍就猶如一條巨蟒,纏上之後無論對方如何衝擊用力都絕不會鬆口!而面對燕軍這樣的戰法夏侯惇也是頭疼不已,現在全軍退卻此消彼長之下勢必要遭受到燕軍銜尾追殺的巨大殺傷,可倘若死戰不退一旦天sè放亮他們就將徹底暴露在敵軍司州鐵騎的衝擊面前,到了那個時候虎衛軍和司州營配合起來他們的戰力還更會成倍增長,這數萬人馬能否撤出還是未知。
兵家之事難測,戰場上亦沒有常勝不敗戰將,在形勢被動之時如何能夠儘量減少己方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