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只要城內百姓不會有民變的跡象,樂進是絕不會對之採取強硬手段的,否則一旦與燕軍所為做出比較,各地百姓心中便會自有論處,這民心向背亦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此處只是軍事上的體現,在農業、商業等各個領域燕地的行政手法也在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不過在此處就不是南方三雄想學就能學的了的了,燕地有著極為雄厚的生產與經濟基礎,國庫的充裕可以讓劉毅在很大程度上讓利於民,減輕他們的各種負擔,而百姓的富足又會帶來生產經濟更進一步的發展,帶來人口的增加,這一切已然在燕地形成了一個良xìng的迴圈。而假如曹cāo、劉備、孫策等人也施行燕地一般的政策就會帶來一個最為直接的後果,那便是稅收的減少,無錢無糧何來jīng乾的兵員,哪裡有鑄造jīng良的兵刃?又怎能與不斷擴大之中的燕軍相抗衡?因此對三雄而言他們的改良在燕軍巨大的壓力下是隻能被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劉毅的優勢不會因此而縮減。
商業的興旺必將帶來人口流動的增多,燕地的種種民生及政策都會被那些行商之人傳播到大漢各地,往往於此之中還會加上他們自己的稍稍誇大,去過幽州,去過北平此時早就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這數年來冀州、徐州相繼被劉毅收入囊中,此兩地百姓得到的待遇與幽州幷州等處並無二至,這對大漢其餘諸州的百姓而言都更為具備說服力,燕王對大漢的所有子民都是一視同仁的。這些影響必然會使得燕地之外百姓對燕軍不會有太多的恐懼,更會嚮往燕地的生活!
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對劉毅而言是他人無法比擬的,那邊是他千金一諾的信譽!自從聲名鵲起之後,朗生就從未在這些方面受人詬病,公孫瓚、呂布、袁紹等戰死的諸侯家屬都得到了燕地最大的優待,他們手下歸降的戰將亦在燕軍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那些戰死沙場寧死不降的戰將謀臣亦贏得了燕王的尊重!無論對敵對己,對麾下還是對百姓,劉毅一言就有九鼎之重,這一點無人敢於加以質疑!
如此一來樂平城中的百姓對於城外燕軍透過風箏傳達的要求就會更為的配合,燕王是一言九鼎的,亦從未聽聞燕軍有任何的屠城或是殘害百姓之舉,雖是因為大戰之聲就在耳邊心中多少還是有些忐忑,可隨著巷戰的進行他們並沒有受到燕軍任何的sāo擾,一顆心漸漸落回了原處,甚至已經有人在想著被燕王軍隊佔領之後的生活了。
他們不用再承擔七稅一的稅率,在冀州那可是十五稅一,且在起初的一年更是低到了三十稅一的地步,他們家中可以用得起炭火,穿得起一些皮毛的衣衫,孩子可以上學更有很多家庭能夠納妾……,一般而言百姓的心思是比較簡單的,雖然曹大人待他們已然遠勝亂世之中可誰不想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只是市井小民,很難知道什麼國家大事,燕王能讓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就是好人,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可就是這樣一個道理的深入人心,卻是劉毅十餘年來的積累!
ww.23zw.co
ww.23zw.co高速首發狼行三國最新章節,本章節是第一千零一十章 ;深入民心地址為如果你覺的本章節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生擒樂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個道是存在於天下士子與百姓心中的,如今的燕王代表漢家正統,文治之處萬民得起所,百業興盛,幽州書院更是已經成了天下文樞所在;武功方面就更是彪炳,白馬將軍公孫瓚、無雙豪傑呂奉先,四世三公袁本初一一被他擊潰,更是威服烏桓匈奴鮮卑各部,便連西域諸國亦是年年來朝!文治武功劉毅都已經站在了這個時代的頂峰,亦是除了強大燕軍之外一個巨大的優勢所在。
假若將此時天下的格局與另一個時空中赤壁之戰前的時局比較,就會明顯的發現除了領地的廣闊之外劉毅的實力已然全方位壓倒了當時的曹操,除了鮮卑這個可能存在的隱患之外朗生幾乎沒有後顧之憂,其在燕地的聲望與受百姓士族的擁護程度亦非曹孟德可比,如今他可以將所有實力用之於大漢一統之上!而這還只是一個方面。
除了曹操的實力與領地有著長期的穩定之外,孫策失去揚州之地,雖得交州卻是時日尚短,劉備的情況亦與前者相同,此時雖還看不出什麼厲害之處,可一旦劉毅大軍來襲戰況對二人不利之時這種根基不穩就會更為顯現無疑,對朗生而言眼前的一戰就是他一統天下契機的開始,要傾盡全力將三個對手的實力都加以消耗。也許對他而言也會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