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托夫巴琴斯基)。30年代我在維爾諾遇見著名批評家斯坦尼斯瓦夫巴琴斯基時,並不知道有一天我還會遇見他的兒子,而他這個兒子將作為一位詩人名聞遐邇。斯坦尼斯瓦夫巴琴斯基是從華沙來東歐學院演講的。他模樣英俊,腰桿筆直,一副軍人氣概。這一點與人們所傳他曾當過波蘭軍團槍騎兵(uhlan)以及他在西里西亞起義期間曾立下戰功相吻合。政治上他屬於畢蘇茨基主義左派,由波蘭社會黨分化而來。他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這一點有其文章可以印證。他的混合性格引起我的興趣。至少我從未遇見過另一個像他這樣的人。
德國佔領期間我曾登門拜訪剋日什托夫巴琴斯基在華沙的家(這個家屬於他和他母親,他父親當時已經過世)。他給了我幾首詩編進作品選。我記得他向後仰躺的坐姿,他始終受著哮喘病的困擾。他那文雅的儀表和他的蒼白令我想到幽居於軟木鑲壁的房間裡的馬塞爾普魯斯特的形象。他既不與他那一代的《藝術與國家》那幫人結盟,也不參與其對立面塔杜施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