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個理論就很像真理一樣站在那裡,等待著不服的人去找到反例,並且建立更好的理倫……我最關注的領域是數學,這不僅由於數學具有嚴格的語境,也由於數學本身的精美與簡潔,在這裡,數家們的自由意志幾乎得以擺脫各種意識形態上的束縛,運用理性,自由地思索一些有趣的問題——回到這本書,希爾伯特是一名數學家,1900年,他38歲,在巴黎第二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提出了23個數學問題,我們知道,科學研究的目標就在於解決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出於實際需要,也可能由經驗衍生,還可能是從心靈中自行產生的,希爾伯特認為,科學領域只要能產生出大量的問題,就充滿生命力,問題沒有了,就預示著發展停頓了。所以問題在他那裡特別重要,一個世紀過去了,他提出的問題促使數學發展了,新領域誕生了,舊的領域得到了新生命。

這二十三個問題涉及數學的諸多領域,數學家們在解決這些問題時,需要在人類思維與經驗之間做反覆的碰撞,並且,這些思想的過程,可以描述出來供大家欣賞,讓人感到數學的形式之美,還能讓人看到人類在面對問題時的喜怒哀愁。

其實,那裡面的每一道題都很有意思,看看這本書,會使人情不自禁地有一種雄心,那就對已經知道的東西很不滿足,甚至是對不滿足的不滿足,人類雖然在宇宙裡很渺小,但人們懂得這一點,所以人類並不是完全的悲觀,宗教教導我們把人與宇宙當成一個整體,通直觀或靜觀來把握,而科學則教人如何能過理性辯認由人類自己開闢出的道路,並設法把這些道路連在一起,雖然人們並不確切知道這些道路通向哪裡,但人們相信,人們的行動必有其價值。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主觀的真實(1)

我喜歡語言,我認為在人生的一生中,學習說話、學習使用語言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我甚至認為,正確的說話,可導致正確的行為,所謂的道德無非便是如此。儘管維特根斯坦部分地擊碎了我的這一信念,但他並沒有說出語言之外還有些什麼,所以,剩下的信念在我心中仍然很頑強。

我是一名個體生命的記錄者,也是一名資訊傳播者,這是我這兩年來自命的身份。全因我對人生懷有無法磨滅的眷戀之情。這情感令我去捕促人生中令我產生價值感的事物,一句好笑的話,一個故事,一段情,一個觀念,說句酸話,還有某些真理。

由我的侷限性,我的記錄是主觀的,我傳播的資訊也有很多是錯誤的,但我盡力使之具有效率,使之正確。

五六年前,在朋友的紛紛議論下,曾經一度想放棄寫作,他們說我是主觀的,我觀察到的一切,他們認為並不可信,老牛就多次在談話中指出我的前後矛盾之處,事後我分析,那是因為我極力想使我所描述事物具有出奇的效果,使人發笑,更因為,我對我講的事物懷有感情與想象,很多時候,是強烈的感情與想象。就是這些,促使我懷疑當一名作家的意義。

叫我重拾信心的是讀《聖經》與佛經,我發現,就連聖徒說的話都是含有感情的,接下來,我發現,幾乎所有的文字或符號都是含有感情的,也就是說,他們都是主觀的,那麼,主觀這一問題該不會是障礙了吧?主觀就主觀吧。而人們所說的客觀的表達,也許只是統計意義上的表達吧。

小的時候,非常重視自己的隱私,認為那是不可告人的了不起的東西,因為那時候我很自我,以為自己與別人不一樣,以為自己很特別,以為很多事情只是屬於自己,而且認為自己的事情一律超常重要,那時,我眼前的世界很小,很封閉,我有很多禁忌,都是別人告訴我的,我不知在那些禁忌內含有多少人類的恐懼。

青春期時,有一天在書店裡隨便翻到《金賽性學報告》,令我獲得一種有點類似人類學的目光,忽然,我發現,那些每個人斤斤計較的小隱私,不過是些個人顧忌罷了,這些顧忌,對他們有利,他們很想合乎那些規範:小到找情婦不與老婆說,大到以一種聽起來很好的名義騙著別人去死。我是個簡單的人,記不住那麼多彎彎繞的事兒,所以不喜歡那些顧忌……當然,隨著年齡增長,發現顧忌也有顧忌的道理,有時候,你不遵守,只是給自己和別人添麻煩,人們需要最簡單的夢想,他們為了簡單地提高效率,甚至寧願欺騙與被欺騙,而我的個人偏好,對此是深感不安的,我一直認為,既然是敢於做出來的事情,就應該敢於說出來,不然為什麼要去做呢?那時,我不理解人們對於責任的逃避,人們只想佔便宜,然後一走了之,這使我看不起他們。多年以後,我感到這些人的可以憐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