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1 / 4)

機會成本必然是邊際成本:它們是伴隨一項行為或決策而來的額外成本。

供給取決於成本。(什麼不取決於成本呢?)但是,供給的成本是由於供給這種東西放棄的其他機會的價值。經濟學理論主張把成本概念表述為:所有與決策有關的成本都是機會成本……選擇這條路(而不是另一條)放棄的機會的價值。

供給曲線向上向右傾斜,這是因為要說服資源擁有者放棄當前的活動轉向其他活動,必須出價越來越高才行。

凡是能改變生產的邊際成本的因素都會使供給曲線移動。如果供應商的價格預期發生了變化,或者一個行業內供應商的總數改變了,市場的供給曲線也會移動。

供給價格彈性是供給量變化的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化的百分比。

認識到〃事物〃沒有成本,可以平息很多對某種東西〃真實〃成本的爭論。只有行為需要以其他機會為代價,所以只有行為才有成本。

切記要時刻提醒自己:〃對誰而言的成本?〃〃做什麼事的成本?〃這樣做會使你像一個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蟲←工←橋書←吧←

第29節:供給與需求(上)(1)

第5章 供給與需求(上)

5。1 市場是競價的過程

5。2 交易成本,又來了

5。3 產權和制度

5。4 貨幣價格的協調作用

5。5 基本過程

5。6 競爭、合作與市場出清

5。7 改變市場條件

5。8 信貸市場

5。9 競爭源於稀缺性

5。10 過剩與稀缺性

5。11 市場過程和中央計劃

延伸閱讀: 時間偏好和利率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所有已知的富裕社會里,專業化都是標誌性的特徵。亞當·斯密在觀察18世紀英國社會出現的經濟增長時,曾作過如下的反思:

在一個政治修明的社會里,造成普及到最下層人民的那種普遍富裕情況的,是各行各業的產量由於分工而大增。

斯密認為,當一個社會的成員掌握了有效的專業化能力,能把他們的勞動〃分別〃開來,這個社會就會變得富裕。

勞動分工……專業化……是如何形成的?在第一章中,我們把這個問題作為經濟學的核心問題提出來了。在第二章中,我們開始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考察了專業化和交換的動機,以及專業化造成的機會和財富的增加。我們稱之為〃比較優勢法則〃。但是,生活在富裕的、高度專業化的商業社會中的人們究竟是怎樣互相鼓勵,才會採取這些互相關聯的行動,最終生產出一系列不可思議的產品和服務呢?

主要問題在於我們的所知極為有限。專家,究其本質,也不知道所有事的做法。(你能否舉出一個人,不管叫專家也好,叫別的什麼名字也好,他的確知道所有事情的做法,或者至少能有效地發號施令,讓每個人高效地生產商品及提供服務?)事實是,每個人的確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但是,他們對其他無數的知識和技能都一無所知。想一想,這個世界上可能沒有一個人知道一支普通的2B鉛筆是怎麼製造出來的,這是多麼不可思議,在真實世界中,這卻是真真切切的。

這事初聽起來好像很瘋狂,還是突破常規好好想想吧。在鉛筆廠中,一旦木頭、石墨、橡皮、油漆、膠水、錫包頭、適當的工具和機器全部到位,很多專家都知道如何把鉛筆做出來。但是鉛筆生產線上的專家不知道那些基本的投入是怎麼生產出來的。想想木頭吧。伐木工人需要把樹木伐倒。他們要依賴特製的高科技裝置,還需要穿衣、吃飯、喝咖啡、看病以及其他種種產品和服務,有了這些才能好好工作。伐木的裝置有一部分是用鋼材製成。所以鉛筆當中還有鋼廠工人的一份辛勞,他們本人卻未必知道這一點。鋼材生產又要用到鐵礦石,鐵礦石如果不是由其他專家從國外進口,那麼多半是從密歇根的上半島鐵礦開採的,首先透過蘇必利爾湖鐵路和伊什佩明鐵路,然後由輪船沿蘇必利爾湖和密歇根湖南下,運到加里、印第安納等港口。火車是誰造的?還有鐵軌、輪船、船員們吃的各色食物,又是誰做的?更不必說肥皂、衛生紙之類的了。是誰生產了燃料、建造了港口、發明了複雜的導航通訊系統?答案是無數其他專家,他們追求各自的比較優勢,依照他們有限的知識和技能和其他學有專長的人進行合作。

想象一下,為了生產出一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