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1 / 4)

小說:一家九博士 作者:嘟嘟

24�循循善誘

外界的不良影響層出不窮。正民認為不應該讓孩子浪費時間,做錯誤的選擇和摸索。尤其是不能放縱他們,使其養成不良習性。父母要為子女提出目標,循循善誘,引領他們前進。

教育孩子不易,現代父母更難當,有許多困惑:管教孩子,怕他們討厭;太嚴了,怕扼殺子女的天性;太鬆了,怕孩子變壞;畢業以後,怕找不到工作。如何解決這四怕呢?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常任老師,要擔當起教導、引路的責任,如何教育孩子呢?就是循循善誘,此語出自《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意思是孔子有步驟、有次序地引導學生。楊化宇說:“父母有訓練孩子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嘮叨。” 。。

第六章 奇遇紀實(7)

天天檢查不放鬆,培養興趣樂無窮。

正民與天下父母一樣,都期望孩子們在學業上一帆風順,事業上成功。他自知早期長期流浪,學校環境惡劣,文化根基不紮實。後來比別人多用了數倍的努力,才趕上別人。為了不讓孩子們重蹈覆轍,他便十分重視他們的基礎教育。

幼童好動好玩,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荒廢學業。少數人錯誤地認為:孩子功課差,不要緊,孩子大了會“上路”。正民認為應該抓一個“早”字,達到一個“好”字。如何引導孩子的學習,使他不煩呢?孩子們五歲入學,正民夫婦不管多麼忙碌,總要每天檢查他們的功課,發現不懂的地方,不急不躁,立即找出原因,加以糾正。孩子在小的時候,根本沒有分辨能力。這個說喜歡語文,那個說喜歡算術。只要成績考得好,興趣便隨之而來。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積極性就高了。父母應該培育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很重要,教育專家盧勤說:“天才是濃厚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創造出來的。”

古代教育家朱熹說:“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一切學問,沒有速成,要步步為營,要有個過程。譬如說有個孩子,算術不好,回家不曾做習題,上課聽不懂,三次考試不及格,自然對算術失去興趣。父母苦口婆心,軟硬兼施,嘮叨催促,要他用功,孩子就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發生爭吵。孩子自己也知道用功的好處,可是任他怎麼努力,還是沒辦法聽懂考好。加減法都還沒弄清楚,怎麼去做乘除呢?教學進度可不能等他一個人呀!

這時,如果有人督促他從加減法做起,每天做幾個習題,由易到難,往前追趕。找準切入口,有微小的進步,就要鼓勵。當有一天,他能跟上班裡的同學,甚至超越別的同學時,信心便建立起來。久而久之,他會形成勤奮讀書的習慣,在學習中找到樂趣,主動積極地學習。不愁他不愛讀書,也不愁他不愛算術了。

看到許多家庭,家長愁眉苦臉,怨天尤人,嫌孩子不爭氣,就是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問題出在孩子的學習上,原因在家長身上,子女年幼時,你關心孩子的學習了嗎?天天檢查孩子的作業嗎?給他補過課嗎?望子成龍,卻又不懂教育的方法,不趁年幼時教導子女,不從小事做起,怎麼能達到目的呢?基礎知識沒學好,孩子大了,怎麼能學好高深的學問呢?

正民夫婦說:“讀書如走路,走一步,跟一步,低頭弄草鞋,同行已過渡。”科學知識如鏈條,如有一個環節斷了,整個鏈條就不能工作。又如建築大樓,第一二層質量差,也影響三四層。孩子的某些知識差,一定要補上,以後學習才省力。對孩子的智力成長,要循序漸進,不能揠苗助長。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中科院心理學教授王極盛研究過高考狀元,發現他們不一定智力最高,而是學習習慣很好。好的習慣的養成,要從入學開始,父母要經常檢查孩子的學業,多多鼓勵。

表揚比賽鼓信心,爭先恐後都認真。

子女學習的好壞,歸根到底要靠孩子自己,只有孩子主動努力學習,想學習,會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那麼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呢?除了培養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外,還進行競爭比賽。避免過多的指責和埋怨,多用鼓勵表揚,培養子女的信心和堅忍精神。

楊家移民初期,全家連一句本地語言也不懂。為了補上葡語,請來了附近的巴西女學生,教孩子葡萄牙文字。選用的課本是最淺顯的,大家都來學,每人每天記錄,看誰學得生詞多,大家互相鼓勵競爭。結果,在很短的時間內,都學會了當地語言。為了讓孩子小時候學好英語和葡語,那時他們上午去巴西小學,下午去美國學校。語言不同,內容一樣,兩次講授,加深理解。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