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當時到歐美日本進修的中國留學生得到碩士、博士學位後大多回國報效中華文化事業,人才、特別是高階人才不外流。 1。 顧頡剛 顧頡剛,1893年5月生於江蘇省蘇州。1913年考入北京大學,1920年畢業,時年27歲,擔任北大圖書館員,月薪50銀圓;又幫助胡適之教授編書,每月補貼30銀圓,共得80銀圓(相當於今人民幣3200元),還不算多。1922年因祖母去世返歸蘇州老家,不久赴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做專任編輯,月薪100銀圓。1924年回到北京,時年31歲,在北大研究所國學門擔任助教,月薪100銀圓;兼任孔德學校教員,月薪50銀圓,共得150銀圓(相當於今人民幣6000元)。而立之年算是初步進入了“中間階層”。後來到廈門大學任教,月薪300圓。 電子書 分享網站
20世紀30年代北平文化人(2)
1929年9月,顧頡剛36歲時又回北平,在燕京大學就職,搬家到海淀成府蔣家衚衕;起初月薪290銀圓,第二年增加到320銀圓(相當於今人民幣1萬元)。同時,他婉言謝絕了北京大學讓他擔任教授月薪450銀圓的聘請。 從助教晉升為教授,為時9年。這在當時還算是慢的,當時有一定學位的文化人大約30歲出頭最多不到40歲就可以受聘為教授。 1935年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聘顧頡剛為歷史組主任研究員,月薪400銀圓;他仍兼任燕京大學歷史學教授,領取半薪160銀圓,月收入共560銀圓(約合今人民幣2萬元)。加上他著述和編輯所得,年收入超過國幣1萬元(合今人民幣30—40萬元),進入了“文化萬元戶”的行列。 為了組織“禹貢學會”,出版《禹貢》半月刊,以及辦各種事業,顧頡剛不僅爭取社會有關方面的贊助,並且經常捐獻自己的薪金。如在1935年,顧頡剛每月收入610銀圓(其中北平研究院全薪400銀圓,燕京大學半薪160銀圓,兼職北大講師薪金50銀圓),他以50銀圓捐獻《禹貢》,又以160銀圓支付出版物的繪圖、印圖費用。從1934—1936年禹貢學會總共收到捐款4324銀圓,其中顧頡剛捐款1500銀圓,佔三分之一強。 當時北平學術界流傳一句話:“北京城(學術界裡)有三個老闆,一個是胡老闆胡適,一個是傅老闆傅斯年,一個是顧老闆顧頡剛。”他們各擁有一班學者的隊伍,好像形成三個學派。其實,胡適之是北京大學文學院長,又掌握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傅斯年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各自擁有雄厚的經費。然而顧頡剛除了自己的薪水以外,並沒有什麼經濟基礎。他竟然做成了一番文化事業,培養了一支學術力量,真不容易。 1936年夏天,顧頡剛被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聘請為歷史學系主任。開學後,他因每日往來於北平研究院與燕京大學之間,兩地相距30裡,所以購置一輛汽車,每月除汽油費以外,支付司機費20銀圓。此時居住在北平城內西皇城根5號。 30年代北平各大學爭相聘請著名學者兼課、兼職,並且各支付全薪。有些學者常兼任幾個職務,月薪可以達到1500銀圓左右。他們生活富有,多用於購買房產等等。但是顧頡剛的兼職所得,完全用於學術事業和培養新人,自己毫無積蓄。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抗日戰爭爆發,顧頡剛離開北平。1938年輾轉來到重慶,擔任中央政治部設計委員,月薪200銀圓;又與生活書店簽約,編寫通俗讀物,每月稿酬800銀圓。收入甚豐。 1940年顧頡剛在成都主持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這時開始通貨膨脹,生活與事業都發生了困難。 2。 譚其驤 譚其驤,1911年2月生於遼寧省瀋陽,原籍浙江省嘉興。1925年考入上海大學社會系。由於家境貧寒,在學期間由譚氏宗族義莊資助100銀圓,兩位姑母又資助100銀圓。1927年又考入上海暨南大學,每月生活費10銀圓。1930年被推薦入北平燕京大學研究院。 1932年譚其驤21歲從燕京研究院畢業,被錄用為國立北平圖書館的館員,月薪60銀圓。同時,他在輔仁大學歷史系兼講師,教“中國地理沿革史”,每週2點鐘(2節);第二年又在燕京大學兼任同樣的課程。上零鐘點課程的待遇是每小時5銀圓,譚其驤兼課4點鐘,每月(除假期)可多收入80銀圓。 1935年初,譚其驤辭去了北平圖書館館員職務,專門教零鐘點課程,同時靠著文補充收入,稿酬一般也是千字5銀圓,與上一節課相等。這樣,他每月可以保證100多銀圓到200銀圓左右的收入。 譚其驤單身時住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