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紫雲峰之戰的過程雖然兇險萬分,但楊君山仍舊成為了最後的贏家。
但若論此番最大的收穫,那麼毫無疑問應當是奪自孟偉庭的那一艘星界長舟無疑。
儘管那艘星界長舟在與紫霄閣五祖的大戰當中受損嚴重,但卻並未傷到星舟的核心位置,在經過休整之後,這艘星舟完全可以恢復如初。
甚至因為楊君山的手中有著完整的星舟圖譜以及身為陣法師的緣故,如果能夠有足夠的時間、人手以及資源的話,他甚至有信心讓星舟的品質比之受損之前還要更甚三分。
然而目前這艘星舟對於楊君山而言,就如同三歲小兒手中捧著的一塊金元寶,內中牽扯的因果實在太大,大到楊君山只能將這艘星舟封入山腹之中而不敢外露半分,否則的話,他可以十分肯定,一旦星舟之事在周天世界外洩半分,凌霄殿裡的黃庭道祖都沒資格說半句話,直接找上西山的恐怕就是仙人。
孟偉庭啊,此人不死便是最大的隱患!
可惜自己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再奈何此人了,好在自己也並非全無憑仗,縱使最後仙宮的仙人找上門來,憑藉現如今自己的地位以及重要性,想來對方也不會做得太過,星舟即使不保,自己也能喝下一口濃湯。
雖然不甘心,但卻是別無他法。
除卻星舟之後,便是星舟之上那堆滿了三分之一船艙的各類物資資源了,可惜這些東西楊君山仍舊無法進行大規模轉移,如今仍舊只能堆放在星舟之中。
再有便是在星舟核心密室之中找到的那一卷竹簡儒書,能夠讓孟偉庭這樣的黃庭道祖都如此珍而重之且時常誦讀之物,那捲竹簡定然不簡單,說不得還有可能是儒族能夠開一家之言的仙境存在所著。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盤點(續)
整個星空大世界的修行體系基本與周天世界相當,其中雖各有參差,稱呼也許略有不同,但大體相差不大。
便以儒族為例,能夠稱之為大儒的,其修為大體與道境相當,但若想踏入仙境,在儒族而言,便如同踏入了聖道境界,可稱之為一聲“聖人”了。
但儒族之中對於“聖人”的理解也有不同,大致又闡發為五個等階,分別對應星空大世界的普世修煉體系中的仙境五重。
大約是能夠沿著儒族先賢聖人道路而走,繼承其主要道統的,可稱之為“述聖”,對應仙境的元神仙;能夠對於先賢聖人的道統進行完美的繼承並做到知行合一的,可稱之為“復聖”,對應仙境的金身仙;而能夠在繼承先賢聖人道統之上還能夠對部分“微言大義”加以闡發,提出新見解並加以傳播的,並可稱之為“宗聖”,對應的便是仙境的大羅仙;至於再往上,便需要儒族修士脫離原有道途的基礎上開一家之言,也就是說要闖一條全新的道途,這個時候,儒修自身便也成為了後輩儒修口中的“先賢聖人”,也被統稱為“亞聖”,對應仙境第四重;再往上便是儒修聖境第五重,這般至尊的存在自然也只能以“至聖”來稱謂,只是這一境界便如同楊君山對於仙境第五重的模糊認知一般,儒族自家對於聖境第五重清楚的也沒有幾個。
楊君山手中的這篇竹簡中的內容是出自一位仙境以上的儒修無疑,只是不知道具體是哪一重聖境,若是出自“述聖”、“復聖”也就罷了,落在非儒族手中就相當於多了一張稱謂儒族以及儒修的敲門磚;落在儒修的手中,價值也不過相當於一張頂級的符籙;但若是出自一位“宗聖”之手,那這一卷竹簡可就有著相當於儒族傳承重器了,其價值不下於一件仙器!
至於再之上的“亞聖”或者“至聖”手稿,楊君山不認為孟偉庭能夠擁有這等聖物,就相當於銅須、妙坊等人的手中不可能有昊天鏡一般。
除了星舟之上的收穫之外,對於楊君山而言,最為重要的便應當是司馬廣廈的陣道傳承了。
事實上司馬廣廈在陣圖之中留下的傳承很是簡單,只有完整的十面埋伏道陣傳承,以及偽陣、雙重陣兩道秘術,其餘的卻是什麼都沒有,而事實上在當時那等倉促的情況下,他也不太可能有時間留下所有的陣道傳承。
然而對於楊君山來說,便是這一道完整的十面埋伏道陣傳承便已經足夠了,這一道陣法完全可以說是司馬廣廈陣道造詣的集大成之作,僅僅只是大略的瀏覽了一遍,楊君山便發現這道傳承之中值得自己借鑑甚至學習的地方實在太多,甚至都不是短時間之內他所能夠琢磨的透的。
要知道這還是在楊君山曾經潛入紫雲峰多日,對於真正的十面埋伏道陣有過長時間的實地勘察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