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過李愬有戰勝的名聲,對他防備甚松,漸漸不以為意。“(李)愬沉勇長算,推誠待士,故能用其卑弱之勢,出賊不意。居半歲,知人可用,乃謀襲蔡(州),表請濟河。”
當時,唐軍諸路師出有年,近十萬大軍,費餉無數,唐憲宗怒極,下詔切責諸軍統領。‘
朝廷對李愬非常支援。憲宗詔派河中、鄜坊騎兵兩千人歸由李愬統領。李愬是謀將,最善長的是利用敵方降將。賊將丁士良勇猛善戰,小河溝翻船,在一次小規模遭遇戰中,馬失前蹄,為唐兵俘虜。知道自己要被斬首,丁士良“辭氣不撓”,很剛烈的一條漢子。李愬“異之”,親自為他鬆綁,任他為捉生將。丁士良歸順後,盛戴李愬,就出主意說:“賊將吳秀琳有兵數千,全靠陳光洽一人有勇有謀為軍膽,我能為您擒來陳光洽以逼使吳秀琳投降”。話不白說,丁士良率數騎一去,果然擒歸陳光洽。“吳秀琳以文成柵兵(今河南泌陽)三千降”。李愬帶這數千降兵,又在吳房縣外大敗淮西軍。得勝後,吳房城守將派五百精騎追躡李愬。這位節度使不僅不跑,反而“下馬據胡床,令眾悉力赴戰”,又射殺賊將孫忠憲。
至此,唐軍數路皆捷。兵馬使王沛先引兵渡溵水,佔領戰略要地。於是,事前觀望的藩鎮協戰軍紛紛渡河,進逼郾城;李光顏又在城下大敗三萬多淮西賊兵,守將鄧懷金投降;李愬部屬董少玢、田智榮等人又拔路口等柵(今河南遂平縣),佔領多處戰略要地。連連敗績之下,吳元濟一度想投降,但被其部下董重質等人所阻,最終仍堅持頑抗到底。
同時,唐憲宗又聽從朝臣之言,集中兵力進取淮西,罷停已經進行兩年的討伐王承宗的戰役。討成德鎮用兵十多萬,呼叫多方軍鎮,“千里饋運,牛驢死者十四五”,光劉總一個藩鎮的支出每月就需十五萬緡,所以,集中軍力財力一方用兵,也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李愬方面,又聽取降將吳秀琳建議,設計生擒了淮西騎將李祐。此人與官軍作戰幾年,殺傷唐兵甚眾,軍士噪營,爭相在營中跳躍叫罵,要活剮李祐。
李愬又來老一套,“釋縛,待以客禮。”
一連數日,李愬與李祐以及原吳秀琳降將李憲密議,常常一談就是一通宵,連唐軍內的高階將領都不知道幾個人研究些什麼。軍士不悅,無數匿名信飛投韓弘以及唐軍其他軍營,報稱李祐是賊人內應。
李愬深恐憲宗聽見謠言後會對自己有所疑慮,他流淚對李祐說:“難道是老天不讓淮西賊滅亡嗎?為什麼我們相交如此之厚都不能平息眾口之謗呢。”
於是,李愬把李祐綁起,出帳對軍將們講:“諸君懷疑李祐,現在我把他交給皇上處置。”事先,李愬已經派人上表唐憲宗:“如果殺李祐,肯定平不了吳元濟!”
憲宗很信任李愬,派人馳送赦詔至軍中,赦免李祐,放歸李愬任用。李愬悲喜交集,握著薦李祐手說:“爾之得全,社稷之福也!”立署為散兵馬使,“令佩刀巡警,出入帳中。”不久,李愬又以李祐為六院兵馬使,把最精銳的山南東道牙兵三千人歸其統領。
除了厚待降將得其死力外,李愬還一改先前凡是發現敵方間諜即殺全家的法令,對俘獲的淮西間諜一律好吃好住好銀子招待,“諜反以情告(李)愬,故益知賊中虛實。”
淮西戰場諸將用心,長安的憲宗君臣卻萌生退意。四年多來,師老兵廢,耗餉無數,李逢吉等人多次勸憲宗罷兵。眾宰臣中,惟獨裴度不言。
憲宗向裴度詢問他的意見。裴度出人意表,要自己前往淮西親自督戰。
憲宗很意外,“卿真能為朕行乎!”
罷朝後,憲宗留裴度。裴度慷慨陳言:“臣誓不與吳賊俱生!臣觀吳元濟表奏,勢實窮蹙,只是戰前諸將心力不一,現陛下派臣前去,諸將恐臣奪其功,必爭進破賊!”
於是,唐廷以裴度為同平章事、彰義節度使,充淮西宣慰招討處置使。
臨行,裴度當眾向憲宗表決心:“臣若滅賊,則朝天有期;賊在,則歸闕無日”。見裴度懷必死之心前往,感動得唐憲宗也涕下沾襟。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十月,裴度到郾城,罷去先前軍中所置的監陣宦官,“諸將始得專軍事,戰多有功”。
不久,李愬又在吳房外城攻堅戰中獲勝,斬首千餘級。有人力勸李愬乘勝入據吳房子城,為了牽扯敵方兵力,李愬不許。此時,李祐獻計:“吳元濟精兵皆在洄曲及四境拒守,蔡州(今河南汝陽縣)城守軍皆羸老之卒,可以乘虛直搗其老巢。等到別處賊將知道訊息,吳元濟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