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2 / 4)

小說:帝國的正午 作者:白寒

銑,當面大罵這位玉面王孫的“罪過”。

蕭銑一臉凜然,對答說:“隋失其鹿,英雄竟逐。銑無天命,故至於此。亦猶田橫南面,非負漢朝。若以為罪,甘從鼎鑊。”李淵竟下令斬蕭銑于都市,時年三十九,稱帝五年。

蕭銑言語不卑不亢,字字有理,他確實與李家唐朝沒有深仇大恨,竟不免身死,可見李淵此人小氣得很。此外,另一個仁德的大英雄竇建德,也是在兵鋒正盛之時忽然被擒,也被李淵下令殺于都市,似乎不得不讓人相信“天命”這兩個字。

李孝恭平滅蕭銑後,被拜為荊州大總管,嶺南四十九州皆望風而降。武德七年,他又率兵擊敗江東輔公袥的反叛,平定江南,拜揚州大都督,江淮及嶺南諸州都歸他所統攝。隋滅亂起,李氏家族除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等帶兵橫行天下外,宗室中只有李孝恭一人算能獨當一面,並立有擊破梁國的大功。然而,李孝恭本性還算得上寬恕退讓,沒有驕矜自得之色,故而李淵、李世民都對他十分親待。

功成名就之後,這位王爺不喜反悲,對左右說:“我住的大宅子真是太宏麗了些,應該賣掉再買座小院子,能住就可以了。我死之後,諸子有才,守此足矣。如果這些犬子不才,也免得這麼好的大宅子便宜了別人。”

貞觀十四年,李孝恭暴斃,得急病一下死掉,時年才五十歲,正當壯年。李世民親自舉哀,哭之甚慟。

觀史書所記,李孝恭只是一個武豪之人,膽識不凡,但也並無十分過人之處,從他對待蕭銑就可以看出端倪。如此金枝玉葉一個仁德亂世皇帝,並非是唐朝的叛臣,又沒有與李家大動干戈,因以百姓為念前來投降,李孝恭竟無任何禮之親之的舉動,捆起來放進囚車直送京城,沒有絲毫堂皇的風度和氣魄,更無高貴人格的體現,所以,其知天命之年忽遭橫死,也沒什麼令人值得嘆惋的。

賢輔謀深 遭逢明主——萊公杜如晦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書,其父杜吒為隋朝昌州長史。杜如晦自少聰悟,好談文史,是個典型的彬彬書生。隋煬帝大業年間作為候補官員,只補個滏陽尉的小官,不久就棄官回家。

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時,引為秦王府兵曹參軍。不久,當時的太子李建成恐怕秦王府內英才雲集,日後於已不利,就以朝廷名義把許多李世民的手下文武從秦王府中調去外地任職。

房玄齡當時對李世民講:“府僚去者雖多,不足惜也。杜如晦聰明識達,王佐之才。大王您如果想經營天下,非此人不可!”李世民大驚,忙把已經調離的杜如晦追回。

在平定薛仁果、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的戰爭過程中,杜如晦作為李世民高參,對軍旅戎事剖斷如流,深為時人敬服。

李建成對杜如晦非常忌諱,他對齊王李元吉說:“秦王府中可憚之人,惟杜如晦與房玄齡耳。”隨即就藉機向高祖李淵講房、杜兩個人的過失,把他們調離李世民的秦王府。

杜如晦雖然被外調,暗中不時潛回李世民處替他出主意。“玄武門之變”成功後,他的功勞與房玄齡相等,不久就被太宗拜為兵部尚書,進封蔡國公。

貞觀初年,他與房玄齡共掌朝政,制定典章,品選官吏,好評如潮。貞觀四年,杜如晦病重,李世民親自去他家中探望,撫之流淚,在他嚥氣前超升其子杜構為尚舍奉御。即使皇帝如此貴重其人,杜如晦仍舊抗不過疾病之侵,死時年僅四十六。

太宗哭之甚慟,贈司空,徒封萊國公,諡曰成,並手詔為制碑文。後來,有一次唐太宗吃塊美味的香瓜,不知何因忽然憶起杜如晦,愴然淚下,遣人以所食之半奠於這位文臣的靈牌前,並不時送御饌祭奠。在杜如晦的每年忌日,太宗都派人到他家裡慰問其夫人兒子,還一直保持其公府的官吏僚佐職位。“終始恩遇,未之有焉。”

杜如晦二兒子是尚城陽公主的駙馬爺,後來因牽涉進太子李承乾謀反案中被斬。襲爵的長子杜構本來官為慈州刺史,因弟弟一案也坐貶嶺南,死於邊野。不知晚年的李世民,是否因為三子迭叛而傷透了心神,再也顧及不到這位功臣的後人了。

智者盡言 青史美臣——鄭公魏徵

魏徵,字玄成,鉅鹿曲陽人。魏徵自少孤貧,但落拓有大志,不事生業,而是選擇了一個偏門,出家為道士。他為人好讀書,多所通涉。隋末時,見天下漸亂,他特別偏重閱讀春秋戰國那些縱橫家的著作。李密起兵後,他前去投靠。後來又被竇建德抓到,因其有才,被拜為起居舍人。建德被擒後,太子李建成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