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四十歲,玄宗還撫其背勉勵他:“卿貴在後,當大器晚成。”皇帝金口,馬上就升遷為大將軍、北平太守。天寶十一年,安祿山又推薦他為平盧節度都知兵馬使。
安祿山造反後,史思明一軍為先鋒,開始所向皆捷,攻陷饒陽諸郡。一直到天寶十五年初,他才在常山被李光弼、郭子儀合軍擊敗,逃至博陵。
本來叛軍就要被李光弼攻滅,忽然哥舒翰兵敗潼關的訊息傳來,李光弼回軍,史思明躡後追擊,大破唐軍劉正臣部。由於史思明所率兵士是安祿山叛軍的精銳的部分,他們乘勝進擊,攻撥常山、趙郡、河間,大破顏真卿部下和琳的一萬二唐兵。
接著,史思明又率部攻下清河。在信都,史思明又把老上司烏知義的兒子烏承恩包圍在城裡,掠其母、妻、兒子。不得已,烏承恩投降,史思明“與之把臂飲酒”。由此,可見他還念一些昔日的舊情。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史思明包圍李光弼駐守的太原城,最後反被李光弼用“地道戰”打得大敗。當年十月,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等人殺死,史思明頓起自立之心。
鄴郡一戰,安慶緒困守孤城,史思明率十幾萬軍起來,大敗唐軍,進而又殺掉安慶緒,並統其眾。
混亂之際,史思明手下參謀耿仁智勸他向唐軍投降,由於當時形勢未明,史思明假裝答應。唐廷封史思明為歸義王、河北節度使。雖然假裝歸降,史思明“外示順命,內實通賊”,不斷招兵買馬,引起唐肅宗警覺。乾元元年(公元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