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半點疏忽。就算拋開共同的煙土利益不說,黃門弟子一千之眾,黃老闆在上海灘根深蒂固,俗話說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為了一時負氣非要拼一下,怕是得不償失。
可是風已經放出去了,上海各界聞人紛紛出面為黃老闆說話。眼睛是挖不得,人更放不得,局面就僵在了那裡。
就在這個時候,杜月笙來了。
與林桂生託的那些說客不同的是,杜月笙不是來說,而是來“做”。他帶來的不是一張嘴,而是實實在在的談判“條件”。與張嘯林不同的是,張嘯林只是在親家俞葉封那裡哇啦哇啦大叫一通,在何公館卻是吃了閉門羹。而杜月笙出場,低調、深藏不露,一句話便能砸出一個坑。
轎車抵達何公館時,杜月笙沒有馬上下車。而是由司機將兩隻紅絲緞錦盒和一張名帖交給衛兵,送進了何公館。
錦盒裡是分別封好的一式十根的金條。何豐林開啟錦盒,見到黃燦燦的金條,就曉得打破僵局的人到了。
在何豐林的書房裡,杜月笙和何豐林、盧筱嘉三人坐下來,一邊喝茶,一邊聊天。既不像“吃講茶”,也不像“講斤斗”,更像是老朋友聚會聊天。
“請二位見諒,杜某此番專為黃老闆的事而來。”寒暄過後,杜月笙開門見山,“只要能為盧公子消氣,盧公子有什麼條件儘管提,只要杜某能做到,一定盡力。只請盧公子對黃老闆手下留情,當然,如能儘快讓黃老闆回家是最好的。”
“既然杜先生這樣說,想必已經有了解決方案。”何豐林見杜月笙如此敞快,就想盡快促成雙方和解。
“不行!”盧筱嘉仍然餘怒未消,“不讓黃麻皮吃點苦頭,這事不能算完!”
杜月笙點點頭,表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