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工程”研究的途徑:
由歷史學、考古學、天文學和測年技術等學科的專家、學者聯合研究,並遵循下列三個步驟:
(1)對傳世文獻和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進行蒐集、整理、鑑定和研究,對有關的天文曆法記錄透過現代天文計算推定其年代;
(2)對有典型意義的遺址、墓葬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期研究,並作必要的發掘,取得系列樣品,進行常規和AMS(加速器質譜計)的14C年代測定。
(3)對各課題透過以上兩條以及其他途徑得出的結論進行綜合,使研究進一步深化,得出儘可能合理的年代學年表。
有了以上三條大的途徑,接下來就是對課題和專題的設定。由於這是一個既寬泛又具體的問題,所以在設定時讓4位首席科學家頗費了一番腦筋。
經過反覆斟酌思量,“工程”決定突破以往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用全新的角度,採用後一種風險較大,但明顯有利於學科交叉研究的方案,對課題、專題予以設定。
經過論證,夏商周斷代工程共設9個課題,下分36個專題,設定情況如下:
在夏商周斷代工程實施過程中,根據研究需要和新的考古發現,又陸續增設了以下8個專題:
(1)金文紀時詞語(“月相”)研究;
(2)甲骨文賓組、歷組日月食卜辭分期斷代研究;
(3)商州東龍山文化分期與年代測定;
(4)邢臺東先賢文化分期與年代測定;
(5)禹伐三苗綜合研究;
(6)新砦遺址的分期與研究;
(7)周原西周文化分期與研究;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產(3)
(8)洹北商城的遙感與物探。
從以上的劃分可以看出,三代年代學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