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3 / 4)

小說:隋末之雄霸天下 作者:風雅頌

隴之地,一下便處於面受敵的處境。而薜舉、李軌和梁師都人尚忙著穩固自己的地盤,抽不出多餘的兵馬對付關中隋軍。

關中隋軍面臨的要大敵,便是來自河東的李淵。李淵與長建成、次世民揮師南下,先後破霍邑(今山西霍縣)、渡黃河,向西南挺進,各地豪強紛紛歸附。讓代王楊侑焦急不已,不得不一邊向東都的兄弟越王楊侗求援,一邊派宋老生和屈突通兩員老將前去迎敵。

常言道:老將出馬,一個頂倆。這兩員老將到達前線後,立刻整肅軍紀,加強防守,在險要關隘處佈置了重兵,使李淵的攻勢不禁受阻。

就在李淵和宋老生打得難分難解之時,關於中原局勢急劇變化的訊息,也傳到了宇明的案頭。這讓他頓感時不待我。

按照原本的歷史,李淵應該是在大業十年五月才會起兵的。可現在卻是提前了兩個月,這也讓宇明不得不提前發起進攻中原的計劃。不然待中原幾家大勢力分出勝負後,孤懸關外的遼東就無力對抗了。

遼東軍要進攻中原,據守北平、涿郡等地的幽州總管羅藝,便是宇明不得不跨過去的一道坎。畢竟幽州鐵騎的名氣擺在那裡,他們對上突厥騎兵都未嘗一敗,是公認的大隋最強騎兵。

而幽州一帶是隋朝防禦的重點地區,尤其是宇明控制遼東,並擁兵自立之後,楊廣更是大大加強了這一帶的兵力。幽州原本只有五萬士兵,楊廣從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河東地區又調集了十五萬兵力,加強幽州的防守。除了在緊靠遼西郡的臨渝關駐紮了五萬人外,面向草原的居庸關也駐紮了五萬人,而其餘十萬人則有七萬在北平,萬在涿郡。形成了對遼東軍防禦的屏障。

讓宇明尤其擔憂的是:涿郡和遼西郡之間的臨渝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城牆又高又厚,是之前中原阻擋高麗入侵的要塞,現在這座要塞又成了阻礙遼東軍入關的最大障礙。

遼東軍只要能夠攻克此關,便能揮師殺入幽州,依仗兵力優勢,一舉佔領河北之地。

大業十年六月,二十萬遼東軍便抵達臨渝關下,而守關的五萬隋軍,在羅藝弟弟羅壽的率領下,採取了烏龜不出洞的戰術,一味死守。

宇明下令羅士信發動了一次試探性進攻。臨渝關上,巨石和滾木像雨點般地砸下,五千多遼東軍已艱難地爬到一半時,滾滾而來的巨石將遼東軍士兵砸得血肉橫飛,一個個滾翻下城牆,慘叫聲不絕於耳,由於在城牆下遼東軍擠成一團,無處躲閃,只能調頭逃跑,但依然有千多人慘死在城下,僅僅逃回不到成的人。

羅士信稱,如果要強行攻克此關,至少也要付出十萬以上的傷亡。而這樣大的傷亡是遼東軍承受不起的。

他提出了兩個選項:一是繞道草原,從北平北部的居庸關口進攻,那裡雖然也是一道關隘,但地勢沒有臨渝關險要,而且北平的駐軍是羅藝的幽州鐵騎,他們擅攻不擅守。進攻居庸關的把握性要大於臨渝關。

第二個選擇便是採取渡海進攻的方法,將部隊運送到臨渝關後方登陸,截斷臨渝關守軍退。

但這個選擇看似不錯,卻因兩大問題難以成形。一是遼東軍的水師才剛剛建立,軍中戰艦不多,運送萬把人登陸不成問題,要運送五萬人以上就非得一月不可。而這麼長的時間敵人早發現了。會調幽州鐵騎進攻他們這些沒有掩護的步兵。在平原上,以步兵對抗天下聞名的幽州鐵騎,無異於自尋死。

另一個大問題便是臨渝關糧草充足,就算守上半年都不成問題。因此即使遼東軍繞到了守軍背後,也難以打通關口,反而被臨渝關隔斷成了兩部分,給予敵人各個擊破的機會。

宇明聽了羅士信的話後,卻是目光如矩道:“士信,其實要破臨渝關也沒有你想象中的那樣艱難。暫且休兵等待,天后待我軍的投石車、井欄和攻城撞車到了,我們便能攻破此城了!”

“好的!”羅士信可是知道,日後尉遲敬德要押送大批糧草和輜重來臨渝關前的。

日後,尉遲敬德如期到達,宇明讓士兵們飽餐了一頓後,便下令展開進攻。

而這時,從遼東軍陣中,開始推出一架又一架的投石車、井欄和攻城撞車。

“嗚——嗚——嗚”,隨著一陣陣低沉的號角聲,遼東軍開始移動發起進攻了。

個方陣約萬人的遼東軍刀盾兵踏著整齊的正步向前緩緩移動到離城牆五十丈的弓箭射程外站立。

而在方陣之間,則聳立著四個高高的箭塔和兩部攻城撞車。

羅壽嘆了一口氣道:“今趟遼東軍出動撞車了,看來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