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如何起事啊?”
“無妨!我們山東士族雖然沒有派人入朝為官,但卻有不少弟及門生與當地官員交情甚好。且最近一兩年,周軍在各地招募了不少新兵,以充作各郡縣的城衛軍。這些人中,很多都是願意跟隨我們幾大家族的。只要有人站出來振臂高呼,山東、河北等地便為一夜變天!”崔廷眼中露出渴求和喜悅的神色說道。他彷彿已經看起了崔家東山再起的情景。
崔竹修這時亦是聽得大為動心,他興奮地說道:“爹,那我們現在需要做什麼呢?”
崔廷一臉激動地說道:“當年我們為了躲避王薄、徐圓朗和竇建德等泥腿造反,才將家人遷到了相對安全的北平城內。以為宇明會重用我們,可誰會想到他會如此看輕我等。現在既然已經打算起事,和其撕破臉了。那我等就需得將家眷全部遷回原籍,以防不測……明日你就去安排此事。然後等待洛陽那邊傳來的訊息,只要裴矩大人和裴仁基將軍打回來,相信山東、河北一帶便能一呼應,讓這大週一夜變天!”
崔竹修大喜過望道:“請爹爹放心,孩兒這就去安排,還有一個半月便過年了。我們崔家便正好以回老家過年為由,撤回山東去。如此也不會引人注意!”
崔廷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此事進行需得萬分小心,畢竟是要起事,被宇明知道了便有滿門抄斬的危險,你可得謹慎行事!”
崔竹修自然是滿口答應,隨即便告辭離去了。
與此同時,同在北平城內的另外幾大世家:裴家、盧家、高家等山東士族的世家大族,也召開了類似的族中密會,安排家眷撤離北平回原籍。
而這時,宇明卻還根本沒想到,一場危機將要來臨,他回到王府之後,便聽取了房玄齡、杜如晦、魏徵、長孫無忌等人,以及自己幾位夫人的彙報。瞭解這半年來河北、河東、山東、遼東等地的情況。
從幾位臣的反饋意見看,各地的秩序正在逐漸從戰亂中恢復過來。由於官府給予了流民種和農具,並重新分配了無主田地,加之遼東有大片荒涼的肥沃黑土可供開墾,倒是做到了耕者有其田。
農民不用再向地主交地租後,糧食生產的積性也大大增加,兩個月前的秋收完成後,遼東的糧食產量增加了成,河北增加了兩成。而山東和河東兩地因為是才從戰亂中恢復過來的,所以在流民安定下來後,糧食產量增加得最多,增長了五成左右。
這讓主管財政的長孫無垢也是大大鬆了一口氣,她可以不再向日本及南洋諸國採購糧食了。這筆錢可以節約出來,用於興修水利、修復在戰爭中破損的城牆。
“周王,現在地方上最困難的就是人手缺乏,修復城牆、道、堤壩等都需要民工。由於新佔了淮北之地,眼下有二十多個縣沒有縣令,七個郡沒有郡守。都是由當地駐軍將領暫代,這可不是長久之計啊!”杜如晦憂心忡忡地說道。
“人手缺乏可以想辦法招募一些。我們今趟滅了李密,俘虜了不少瓦崗軍士兵,願意歸降我們的,可以編入新軍之中。那些桀驁不馴的,便可以讓他們去幹這些苦力了!”宇明想了一會兒後,又繼續說道:“至於地方官員缺乏的事,可從科舉考試裡,取得優異成績的考生中錄用一些。”
說到這裡,他便轉過頭向魏徵問道:“魏大人,科舉考試如今情況如何了?本王就等著你能為我選拔出一批急需的人才呢。”
魏徵忙回答道:“周王放心,屬下可是嚴格按照您制定的方案舉行考試的。經過縣試和郡試之後,目前選拔了一一十人前來參加殿試。殿試的題目也早準備好了,就等您來主考了!”
宇明聽聞之後,方滿意地點了點頭道:“行!那事不宜遲,你便通知各位考生,日後便舉行殿試吧!”
“好!”魏徵應了一聲,正要坐下之時,卻突然想起一件事,忙又說道:“周王,此次科舉考試,來報名的多是寒門弟和破落貴族,以及一些私塾裡的。山東士族中的裴家、崔家、盧家、高家皆未派弟參加。就算有個別世家弟參加了考試,也都是一些在家族中不受重視的旁系弟,而且看樣還是衝破了很大阻力才來的。聽說有的人還和族中的長老、家主等吵了不少架呢。”
“哦?竟然有這種事?”宇明一聽,也是大吃一驚。
山東士族和關隴門閥素來明爭暗鬥多,從當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便開始了。而後來代表關隴門閥的北周更是滅了代表山東士族的北齊,兩大門閥集團從此結下了很深的仇怨。直到隋朝建立之後,楊堅和楊廣兩代君主想用山東士族來制衡關隴門閥,山東士族才逐漸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