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空中劃過了一條弧線……
單雄信甚至可以看到地面正在激戰的兩軍將士,都瞪大眼睛向天上來望著他……
不過他只覺得自己的意識越來越模糊了,人死難道就是這種感覺嗎?瓦崗軍的大業還沒有完成,他還要為密公征戰,掃平一個個諸侯……
這便是單雄信最後的想法,不過隨著他的身體猛然墜地,鮮血從他的口中及胸口的傷處狂噴而出,他在剎那間魂歸大地。
鏖戰的沙場在那瞬間有了那麼一刻沉靜。交戰的雙方將士皆知道,這一戰在此時就已經分出勝負了……
鮮血和殘肢斷臂如雨點般在邙山南麓灑落,到處是慘叫聲和倒地死去的騎兵,在初春的燦爛陽光照耀下,繪出一幅慘烈的騎戰畫卷。
山風吹過,殺戮之意依舊濃烈無比,雖然單雄信身邊仍有餘名親兵,但此刻誰也不敢上前為其報仇。宇明身上的凌厲肅殺之氣,讓他們心中膽寒。
主將一死,單雄信所率騎軍立刻失去了繼續作戰下去的意志。他們只覺四面都是敵人,不用任何人提醒,他們不由自主的掉轉馬頭,向後狂奔而去,原本穩固的鐵桶狀防守陣型瞬間崩潰!
宇明一槍刺死單雄信後,臉上卻是沒有絲毫得意之色,他的武功原本就遠遠高於單雄信,而且從兩軍交戰開始,就在尋找機會接近單雄信,準備對這位敵軍主將一擊必殺。
而單雄信卻是到了戰鬥的最後時刻,眼見局面瀕臨崩潰時,才想到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招的。
他們一個準備充分,蓄勢待發,另一個只是倉猝應戰,趕鴨上架。加上宇明在良馬、寶槍、氣勢,武功、戰局五個方面均穩佔上風,如果還不能殺掉單雄信,就真是怪事了。
山麓邊戰鼓齊鳴、旌旗飛揚;官道邊人喊馬嘶,屍橫遍野。
魏軍已經四下潰散,周軍正在追殺落敗之敵。
由於周軍騎兵大多是草原上的各族牧民徵召而來,騎射功夫遠勝魏軍騎兵。雖然其中有千精銳鐵騎是宇明從遼東帶來的老部下,騎射功夫略差。但他們騎的卻是奔跑、衝擊力、耐力皆強的阿拉伯戰馬,要追上魏軍並非難事。
所以,魏軍騎兵雖然拼命逃跑,但還是被周軍追殺,大加屠戮。
到了後來,魏軍騎兵見橫豎難逃一死,於是便性豁出去了。
在困獸猶鬥之下,他們反撲過來,也給周軍騎兵造成了一定傷亡。
兩個時辰後,宇明便知道再戰已經無意義了,這萬魏軍騎兵已經死傷九成以上,就算他們全逃回去,也給李密增加不了多少戰鬥力,相反,他們卻會將周軍鐵騎的勇猛,以及自己的霸氣傳頌到魏軍官兵之中,讓敵人心膽寒……
而且,自己在這裡打得如此大的陣仗,就算是派出了精銳神射手,截住要道射殺敵人報信的兵士。但現在已經到了金堤關城下的李密,豈會沒有半分查覺?
如果他率大軍撲來,自己才取到的優勢就會蕩然無存。周軍再厲害,也不可能用萬騎兵去迎戰十幾萬魏軍。現在再不走,之前流的是魏軍騎兵的血,將來就要流周軍騎兵的血了。
宇明這時腦海中想起師父李靖在指點他兵法時說的話:騎兵的優勢在於機動靈活,敵弱則戰,敵強則退。可人力有限,切忌纏鬥,切勿貪功,不然優勢盡失。保全自己,才有機會戰勝敵人。
於是,宇明將肋下的瀝泉寶槍一揮,大喝道:“大家撤!”
周軍騎兵在來時氣勢洶洶,軍容整齊,撤退時卻也瀟灑如風,隊形有序。
在各級軍官的大聲喝令下,兩萬多周軍騎兵立刻前隊改後隊,後隊改前隊,如行雲流水一般向北去了。
邙山南麓的激戰很快結束了,萬精銳的魏軍騎兵幾乎全軍覆沒,受傷的馬兒在悲涼的嘶鳴。山麓邊的亂石已被鮮血染得通紅……
。。。
 ;。。。 ; ;
第413章 李密撲空
、、、、、、、、、、
李密皺緊了眉頭,他隱約聽到邙山南麓傳來的喊殺聲,見到那個方向浮起的煙塵,知道單雄信已經和周軍交戰了。
不過隔得有些遠,距離至少在數十里以上,探馬要去探知戰況再回報,至少還要半天時間,因此他尚不知是哪周軍和單雄信發生了戰鬥,但從地圖上的標記看,離得最近的應該是秦瓊的部隊。
只是,他一上來,並沒有看到第二支南下的周軍。
當然,也有可能便是宇明在探知單雄信的軍隊後,便只